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喬雪峰)9月8日上午9時,蕪湖港朱家橋港區碼頭,伴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搭載著出口毛里求斯的新能源車的“恒隆99”輪正式發航開往上海,這是長江海事局與上海海事局實施“新三樣”貨物水水中轉“一箱制”運輸模式后的首艘集裝箱船。
據悉,該運輸模式將在涵蓋“新三樣”貨物基礎上,逐步擴展至其他包裝危險貨物,并在武漢、蕪湖先行試點的基礎上,推廣至長江干線,形成以長江干線為主軸、上海港為樞紐,聯動長江沿線港口,國內水路、國際海運無縫銜接的高效出口網絡,為我國外貿出口注入更強動力。
9月5日,長江海事局與上海海事局在江西九江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標志著長江干線和長三角“新三樣”船載集裝箱危險貨物水水中轉實現“一箱制”運輸,新能源汽車等貨物通過集裝箱出口“一次申報”“一箱到底”,實現“家門口”即“出海口”。
據測算,“一箱制”實施以后,集裝箱在港時間可縮短35%,每年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超億元。
近年來,沿江新能源汽車“原材料—電池—整車”完整產業鏈集群加速形成,并在電池技術、智能駕駛等領域全球領先,依托規模化產能,零部件成本降低,性價比顯著高于傳統燃油車及海外競品。加之長江黃金通道低成本優勢,沿江港口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無縫銜接,物流體系不斷完善,使新能源車訂單量暴增,也直接拉動了鋰電池的出口,“新三樣”貨物通過長江水路運輸需求日益增長。
為適應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產業高速發展,近年來,海事部門還積極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指導重慶、宜賓、武漢等地企業開辟南向出海通道,提高運輸效率。長江海事局、江蘇海事局積極與浙江、福建、廣西等沿海海事機構合作,共同打造水水聯運、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新三樣”出海“直通車”,實現跨區域監管統一標準、聯合查驗、離場免檢、信息互通,并開辟“綠色窗口”,縮短行政審批時限,助力“新三樣”高效便捷出海。
據統計,今年以來,通過長江干線四川至江蘇段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貨物運輸增勢迅猛。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38.6萬輛,同比增長167%;鋰電池集裝箱出口2.37萬標箱,同比增長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