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見習記者 何成浩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政府工作的重點。10月31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四川省扎實開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五個專項治理”,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協同發力,民營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5.1%,與上年同期持平。
10月2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到,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從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有效保護合法權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近期,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國多地密集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等相關會議,為民營企業家提供與政府交流的直接渠道。
例如,10月27日,重慶市榮昌區召開2025年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動周營商環境懇談會。64名民營企業家、個體工商戶代表與28家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交流,聚焦發展堵點直抒己見。石家莊市全市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于10月22日召開。會上,10家民營企業負責同志先后發言,結合各自發展實際,暢談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就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經營成本、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強化科技創新支持、拓寬融資渠道等提出意見建議。
10月21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召開10月份民營企業座談會,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以及高技術和未來產業“十五五”規劃編制聽取意見和建議。
“舉辦這樣的座談會,核心目的在于搭建一個政企之間坦誠交流的平臺,讓政府能夠直接傾聽來自市場一線的聲音。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微觀主體,對市場變化、政策感受最為敏銳,通過面對面溝通,政府可以更精準地掌握經濟運行的真實情況、企業發展的實際困難以及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這為科學決策、優化政策提供了堅實依據。”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表示,近期中央和地方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釋放出積極的政策信號。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民營企業作為創新的主力軍,其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經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政府通過座談會傳遞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強烈信號,旨在穩定市場預期,鼓勵民營企業加大在研發、創新等方面的投入,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此外,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穩定民營企業的發展也有助于增強我國經濟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保障經濟的穩定增長。
“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直面政策制定者的平臺,政府的積極回應使他們感受到來自各級政府的關心與支持。”曾多次參加類似座談會的北京浙江商會監事鄭雷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到,尤其是在聽取了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建議后,政府能夠為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確保企業在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中穩定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從參會企業情況來看,各地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的科技含量正不斷提高。民營企業家座談為政府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提供了參考。
例如,在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安徽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聽取企業家發言后表示,將認真研究、充分吸納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會同安徽省有關部門在數據要素供給、算力支撐、場景開放等方面出臺更具針對性、更富實效性的政策措施,為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營造更優環境。
袁帥表示,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的常態化舉辦,反映了地方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過去,政府更多地側重于對企業的管理和監管,而如今通過常態化舉辦座談會,政府更加注重為企業提供服務,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有助于營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增強了企業對地方投資的信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金流入。
洪勇也認為,這種治理模式的轉變對地方營商環境將產生深遠的長期影響。它增強了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有效提振了企業家信心,激發了民間投資活力。一個更加開放、包容、高效的溝通機制,將持續優化地方的制度環境,吸引更多優質要素集聚,從而形成“近悅遠來”的良好生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9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提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擴大準入、打通堵點、強化保障等方面實施一批務實舉措,加強產業、投資、財政、金融政策協同,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發展。同時,堅持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認真傾聽企業意見和訴求,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切實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袁帥表示,良好的政企關系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形成政府與企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