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實習記者王柏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我國,城鄉分割的戶籍登記制度即將取消,但城鄉不同醫療保險制度間的分割仍然存在,由此導致的重復參保問題尚待解決。專家表示,超過1億人重復參保,每年財政無效補貼超過200億元。
近期,一份機構調研顯示,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三大制度全國重復參保率目前在10%左右,如果按重復參保率10%至15%估算,每年財政無效補貼超過200億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就此表示,重復參保率數據屬于內部掌握不對外公開,但該負責人對于10%的重復參保率數據也未予否認。
事實上,關于重復參保問題,地方層面并不諱言。山東省在通報城鄉基本醫保并軌的進展情況時曾表示,在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并前,山東省各地都存在重復參保現象,而因此帶來的財政重復補貼每年就近20億元。河南省衛生計生委農衛處處長王耀平說,重復參保的情況確實存在,這恐怕也是一個全國性問題,從河南情況看,部分群眾在參加新農合的同時也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出現重復參保、重復報銷的現象。也有業內人士透露,重復參保的情況在東部地區處于城鎮化過程中村鎮更加明顯。
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第一步,在此基礎上,跨地區的醫保關系轉接要通過信息系統共享數據實現。為此,人社部上月啟動了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將建立以全國統一社會保障號碼為每個參保人唯一的參保標識和全面覆蓋社會保險基礎數據庫。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實施為期4年,2014年在浙江全省、河北張家口、河南洛陽等50個地區進行試點;2015年完善方案和措施,將試點擴大到全國50%左右的地區;2016至2017年在全國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