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0萬余座礦山,綠色礦山僅占0.6%
【產業·公司】民企看好礦山修復市場
“10多萬座礦山,累計毀損土地386.8萬公頃,影響地下含水層面積538萬公頃,固體廢棄物累計存量400億噸,年排放廢水超過47億立方米……”這是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鞠建華在日前由礦業界和北京綠礦聯合工程技術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4中國礦業綠色發展交流會暨礦業經濟轉型高峰論壇上給出的一組數據。
鞠建華指出,由于我國礦業領域不同程度存在資源利用粗放、管理不規范、布局結構不合理、裝備技術落后、產業集中度低、生態環境保護薄弱等問題和現象,導致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過大,礦業整體形象差強人意。
“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是轉變礦業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鞠建華表示。
綠色礦山試點數量偏少,占比僅約0.6%
2007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提出“落實科學發展,推進綠色礦業”的倡議,社會開始關注綠色礦業和綠色礦山。2010年8月,國土資源部開始全面啟動綠色礦山建設。截止今年8月,全國已有66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但在全國10萬余座礦山中,綠色礦山所占比重僅約0.6%。
“綠色礦山的試點數量偏少,難以整體推動礦業綠色發展。”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趙全厚介紹,綠色礦山建設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礦業綠色發展的激勵推動作用不足;缺乏專門針對綠色礦山發展的專項資金,也未能賦予綠色礦山在財政支持上的優先地位。“對于礦山來說,被評為綠色礦山與否,在所獲得財政資金支持上差別不大”。
目前,中國綠色礦山可以獲得的財政支持資金包括: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等與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專項資金支持。“這些專項資金都是針對礦山綠色發展的某一個方面,使用呈碎片化現象。”趙全厚表示。
以一家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為例,2011到2013年共獲得國土資源部歸口財政資金支持10項,金額合計7.37億元,基本涵蓋了礦產資源風險勘查、礦山采選冶煉、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等多個環節。但“具體到單個項目上,一些項目只能獲得200萬到500萬元的資金支持,金額很少,補貼力度較低。”該礦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建設綠色礦山一般以系統化的技術創新和生產設備的一系列升級改造為支撐,背后離不開礦山企業大量的資金投入。
“綠色礦山是全國礦山的典范,它們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增加了成本、付出代價,既然是典范就需要有獎勵。”中國礦聯副會長、總工程師,綠色礦山促進工作委員會會長劉玉強對《中國經濟周刊》直言,“在稅費問題、示范工程等方面都應該給予獎勵和政策支持,像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可以提前還給企業,礦業權配置、土地配置上要多向綠色礦山傾斜。”
我國礦區復墾率15%,遠低于國際水平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所長、中國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胡振琪教授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我國的現有資源開發是“先破壞、后治理”,導致環境破壞嚴重、大量耕地荒蕪;忽視環境容量和環境成本的“有資源就開發”、經濟可采未考慮環境因素,超越了環境容量;而單一追求產量的超強度開采,更加加大了環境的擾動。只重視礦產資源開發,勢必忽視區域和諧發展。
“礦山不論是建設中的美化還是建設后的恢復,任務都十分艱巨,中國目前迫切要求礦山走綠色礦業發展之路。企業應該認識到粗放式開發、只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時代已經過去。”?劉玉強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而在白中科看來,綠色礦業建設的環境基礎是土地復墾,如果能對全國被損毀的1.3億畝土地進行復墾,不僅可以大大緩解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之間的矛盾,還可以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提供用地保障。但我國目前礦區土地復墾率只有15%,遠低于國際上50%—70%的平均水平,歐美國家目前更是達到80%以上。
“經濟發展-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是一個矛盾體,要破解這一矛盾必須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貫穿到礦產資源開發與礦山環境保護中,遵循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消化舊賬、不欠新帳的原則,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礦山環境與國土整治評價室副主任張進德告訴記者。
1.1萬個礦山所需治理經費約600億元
“2013—2015年,通過實施全國‘礦山復綠’行動,全國共需治理礦山數量約1.1萬個,需治理礦山面積近3萬公頃,所需治理經費約600億元。”張進德說。
由于礦山生態修復潛藏的巨大市場前景,已吸引不少優勢企業參與其中。
據悉,近年來,礦山企業建設綠色礦山的積極性在普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民營企業對綠色礦山建設的熱情度在不斷提高。
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涉足生態修復業務的企業之一。東方園林生態環境修復事業部總裁范天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公司為礦山治理進行“有災消災、有污治污 、土地復墾、生態恢復、景觀再造等”系統性設計,其與吉林、天津、江蘇等的項目建設方實施“邊開采邊修復,邊堆砌邊修復”方案,可以系統解決開采過程中的地災、水土流失、粉塵污染以及資金配套等一系列問題。
科霖爾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礦山綜合粉塵治理方案可以使60%以上的粉塵量被吸附抑制。“如果技術得以推廣,像某些企業因為防止粉塵擴散而密閉封塵,又因此引起塵肺病增多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科霖爾環境科技市場總監申法政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據胡振琪介紹,目前全國煤礦土地破壞面積占全部礦區破壞面積的80%,這意味著未來礦區土地生態修復的主戰場將在煤礦領域。“這一領域的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已十分成熟,僅中國礦業大學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就完成了50余項自主研發成果。”胡振琪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未來,礦山環保治理將有望加速進入產業化應用。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雪蓮|北京報道
- 相關閱讀
-
國家統計局擬出新規公示統計嚴重失信企業
原標題:國家統計局擬出新規公示統計嚴重失信企業 央廣網財經北京10月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信息公示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提出,對依法認...
-
京津火車站黃牛帶無票旅客上車日收入上萬(圖)
原標題:京津火車站黃牛帶無票旅客上車 日收入上萬(圖) 10月7日下午,天津站,黃牛(右側女子)發給記者和無票乘客身份證和火車票,之后派人帶領進站乘車。 進站“通關”工具之身份證 黃牛發給無票旅客的...
-
調查報告顯示旅游業和廣告業成“最不受信任行業”
原標題:調查報告顯示旅游業和廣告業成“最不受信任行業” 昨日,第三本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4)》公布了2013年中國八大城市居民社會信任狀況調查報告。藍皮書由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
-
招行率先落地房貸新政其他銀行細則仍在制定
原標題:招行率先落地房貸新政 其他銀行細則仍在制定 央行“認貸不認房”的新政已經開始執行了?昨日一早,關于房貸新政的傳聞甚囂塵上。北京晨報記者昨日走訪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招行已經開始實施新政,但各家...
-
財政部專家:專項轉移支付清理觸動地方部門利益
原標題:財政部專家:專項轉移支付清理 觸動地方部門利益 制圖:李姿閱 日前,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細化落實建立現代預算制度的相關舉措,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促進財政收支規范...
-
分析稱七折房貸暫無可能限貸松綁難推高房價
原標題:分析稱七折房貸暫無可能 限貸松綁難推高房價 國慶前夕,央行房貸新政為樓市投下一劑“猛藥”,被業內視為判斷未來樓市走勢的一大關鍵因素——房貸政策松綁終于靴子落地。“貸清不認房”、“最低7折利率...
-
安邦保險120億收購希爾頓旗下酒店
原標題:安邦保險120億收購希爾頓旗下酒店 安邦保險集團(安邦保險)收購了美國極具盛名的紐約公園大道上的華爾道夫酒店大樓。該酒店位于紐約市曼哈頓核心地段,是紐約的主流社交活動中心,始建以來就是紐約的地標...
-
國務院公布深化預算改革方案地方債務納入政績考核
原標題:國務院公布深化預算改革方案 地方債務納入政績考核 今年6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后,各界一直期盼能盡早公布總體方案內容。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
-
城投債"政府信用背書"將不存在融資平臺改革"動真格"
原標題:城投債"政府信用背書"將不存在 融資平臺改革"動真格" 繼市政債試點、預算法大修后,監管層在國慶期間針對地方政府融資問題再“放大招”——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下簡...
-
光明食品原董事長涉賄被公訴曾獲評優秀企業家
原標題:光明食品原董事長涉賄被公訴 曾獲評優秀企業家 王宗南。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10月8日公告稱,依法對光明食品集團原董事長王宗南涉嫌受賄、挪用公款案提起公訴。經查,王宗南在擔任上海友誼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