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南海的最新巡航正值奧巴馬將于下周訪問該地區參加亞太峰會之際,預計屆時他將重申華盛頓對該地區航行和飛越自由的承諾。”路透社將B-52的行動與奧巴馬即將開始的亞洲行聯系起來。
白宮發言人厄內斯特12日說,雖然他不知道奧巴馬參加的峰會上是否有南海議程,但與會的領導人將時常“想到和說到”南海問題,“我們對保護南海的航行自由和貿易自由流動非常關切”。報道還稱,為顯示美國的決心,奧巴馬將參加白宮所說的“顯示美國對菲律賓海上安全支援的活動”。美國官員沒有透露詳情,但今年9月,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曾訪問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總部內的國家海岸觀察中心。這是華盛頓幫助馬尼拉建造的設施,以提高菲律賓監視南海活動的能力。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賴斯當天進一步宣稱,關于南海的主權爭議問題將是奧巴馬下周訪問亞洲時的“中心議題”。“這將是東亞峰會、東盟-美國峰會和我們此次亞洲之行中參加的其他活動的核心議題,”賴斯說。法新社13日稱,賴斯的表態與中國堅持峰會上不應談論南海緊張的立場相矛盾。上周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亞太防長會議不歡而散,美國和中國在聯合聲明中是否提及南海問題針鋒相對。在被問及奧巴馬為何要出席這么多的亞洲峰會時,奧巴馬外交政策高級顧問本·羅茲形象地稱:“如果我們不在談判桌上,我們就會在菜單上。”
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倪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國打的是一張“軍事配合外交”的牌。“要攪動,先行動”,美國把軍事行動作為前提,增加南海問題的熱度,然后希望在接下來的菲律賓APEC會議、馬來西亞東盟峰會等一系列國際場合討論南海問題。美國攪動南海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強化美軍在海上的霸主地位;二是通過軍事、輿論和外交等多重手段挑撥其他區域內國家同中國的關系,試圖對中國形成“群狼效應”,以維護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利益。
美國還有一個很積極的幫手——日本。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首相安倍13日上午搭乘專機前往土耳其出席G20峰會,出發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安倍表示,將會就南海問題尋求與各國協調,“阻止中國單方面改變南海現狀”。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2日記者會上稱,南海問題直接關系地區和平,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切,并表示出要在21日開始的東盟峰會上提出南海問題的打算。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13日在記者會上就美軍B-52轟炸機在中國南海島礁附近飛行一事稱:“這是日常性的行動,不認為是有問題的行動。”
“日本并非南海問題的當事國。歷史上,日本曾一度侵占南沙群島,戰后中國政府予以收回。上世紀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時,日本承諾遵守《波茨坦公告》有關規定。日本在南沙群島主權問題上無權說三道四。我們敦促有關域外國家謹言慎行,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針對日本的挑唆,洪磊13日在記者會回應道。
【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李珍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林鵬飛 白云怡 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