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20日電 專訪|“近處經商遠勝遠處”——柬埔寨官員看好柬中合作前景
新華社記者汪平 黃耀滕
柬埔寨發展理事會柬埔寨投資委員會副秘書長林偉夏在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以柬埔寨諺語“近處經商遠勝遠處”積極評價中國在推動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并對中國經濟發展及柬中合作前景充滿信心。
林偉夏指出,中國是柬埔寨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外資來源國。“中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林偉夏強調,柬中經貿領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而東博會作為區域重要交流平臺,正為深化合作注入持續動力。柬埔寨通過在東博會設立國家展區,為企業創造商務對接機會。“私營部門可以面對面交流、洽談合作,政府官員參與推動。更重要的是,各類商協會借助東博會廣泛聯絡,為我們中小企業提供了寶貴的拓展渠道。”
談及柬中合作的具體成果,林偉夏說,由中方企業參與投資開發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吸引了多國企業入駐,所生產的產品遠銷歐美日等市場。“中國投資者有資金、懂市場,柬埔寨有勞動力和區位優勢,雙方優勢互補,實現了真正共贏。”
林偉夏還提到剛剛通航的德崇國際機場——這一柬埔寨最大機場由中國企業承建。此外,中國幫助柬埔寨建設了多個電站,包括桑河二級水電站和太陽能可再生能源項目,有效緩解了當地電力短缺問題。中國還承建了金邊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使180多公里的車程從5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極大降低了時間和物流成本。
林偉夏高度評價中國經濟的韌性與穩定性,認為這得益于中國政府的長遠規劃和對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中國積極擴大內需、推動產業升級,展現了強有力的宏觀駕馭能力。”
他強調,中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且經濟持續增長,為周邊國家帶來重要機遇。“柬埔寨正是看到這一機遇,與中國簽署了我國首個雙邊自貿協定。”
林偉夏指出,柬埔寨未來對華出口還有很大空間。“我們有很多優質農產品,如大米、芒果、腰果等,希望借助中國的市場和東博會這樣的平臺,推動更多商品進入中國。”
展望未來,林偉夏相信,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多邊合作機制推動下,柬中兩國有望進一步挖掘合作潛力,擴大經貿規模,更好實現互利共贏。“機會就在眼前,我們要一起努力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