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7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享年101歲。村山擔任首相時,最為人所知的事跡是發表著名的“村山談話”,積極反省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罪行,受到亞洲國家乃至世界的好評。
不僅如此,卸任后的村山也長期致力于中日友好,并反對日本政府“修憲”。在右翼政治家聚集的日本政壇,將其稱為難得一見的“清流”,或許也不為過。
資料圖:村山富市。年少時曾入伍參戰
深感戰爭殘酷
村山富市1924年出生于日本大分縣大分市的一個漁民家庭,兄弟姐妹共11人,他排行老六。
20歲那年,他曾作為二等兵應征入伍。雖然一年后,戰爭就以日本的戰敗宣告結束,但村山在這段經歷中深深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在談及這段經歷時,村山表示,“我沒有上過戰場,做的僅是內勤工作。戰爭結束了,便回到了大分,一看大分市全是廢墟。我出生的家也沒有了。有一段時間不知道該做什么好。”
村山說,“我感覺這是一場毫無意義、沒有結果的戰爭。而且主導戰爭的是借著天皇之名的軍部,他們掌握實權進行獨裁,鎮壓反對的人,并將全體國民卷入了這場戰爭。考慮到這個過程,我深感獨裁政權是萬惡之端。所以,今后要以和平和民主為目標去建設新的日本國家,這是至關重要的。”
1946年,在戰爭結束一年后,村山畢業于明治大學。在經歷了1955年初入大分市議會、1963年成為大分縣議員、1972年進入國會下議院(眾議院)等經歷后,1994年6月,他成為日本第81任首相。那一年,村山70歲。
在其任內,日本發生了阪神大地震和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等天災人禍。村山由于在阪神大地震救災指揮上被指應對不力,支持率暴跌并為最終下臺埋下了禍根。
1996年1月5日,村山宣布辭職,不到兩年的首相任期宣告結束。
資料圖:2015年7月,村山富市在日本國會前發表講話。當時,抗議者聚集在國會外,反對當局一系列涉及防衛政策的爭議法案。發表“村山談話”
反省侵略歷史
雖然首相任期不長,但村山卻干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就任首相后的村山,不僅多次針對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侵略行為道歉,還在1995年8月15日,即“二戰”結束50周年之際,發表了著名的“村山談話”。
在談話中,村山就日本曾經犯下的歷史錯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一石激起千層浪,由于談話內容為反省戰爭,并向受害的亞洲各國道歉等,村山這一外交作為也被日本右翼勢力批評為“屈辱外交”。
盡管如此,村山卻并不后悔當年的決定,并在卸任后也多次提醒日本政府應尊重歷史反省戰爭。
2020年8月15日,96歲的村山在“村山談話”發表25周年之際,談及了自己發表談話的初衷,“我擔任總理大臣時恰逢日本戰敗50周年,認為有必要在這個歷史節點闡明日本政府方針,即虛心承認歷史事實,走和平民主主義、國際合作道路,由此下決心發表‘村山談話’。”
資料圖:1995年6月13日,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右)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等待不信任投票的結果。村山說,很榮幸“村山談話”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評價,期待“村山談話”今后繼續為日本、亞洲以及世界的和解、和平和發展作出貢獻。
然而,村山之后,日本政壇在最近20多年的時間里,正加速“向右轉”。其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欲大力推進修改“和平憲法”,這更是與日本戰后立志建立“和平國家”的方向背道而馳。
對于安倍的“修憲”企圖,村山曾多次予以批駁,他曾表示,相信日本民眾決不會允許日本在安倍的帶領下走向通往戰爭的道路。
資料圖:村山富市(右一)。長期致力推動中日友好
多次出席中國閱兵活動
由于反省戰爭,并長期致力于推動中日友好,村山也被稱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不僅任內到訪中國,卸任之后也多次前往中國參加各種活動,甚至還在1999年和2009年赴天安門出席了中國的國慶閱兵活動。
那么,村山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2013年5月,村山曾在一次專訪時表示,自己對于中國和中國人民有一種很深厚的感情,真心希望中日兩國政府和人民真誠相待,友好相處,合則兩勝,斗則兩敗。
村山還回憶起了自己20世紀70年代訪問中國時的場景:曾在青島海灘游泳,一個浪頭撲面而來,把自己的假牙打落在青島的海灘,當時就找不到了。對此,他調侃道:“我已經快90歲了,我忽然覺得,我的‘分身’早已經留在了中國”。
資料圖:村山富市(左起第二)。村山還表示,自己擔任首相后,第一次走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看了這么多歷史資料,內心十分震撼。看了展覽,真正認識到日本過去在中國干了許多殘酷的事。
村山認為,戰爭的創傷并不是兩國簽署一個協定,發表一份文件就可以了卻。許多人目睹了自己父母被殺,這些人還健在,要他們立即忘卻,沒有道理,也是做不到的,需要時間來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