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圣保羅11月2日電 (記者 林春茵)中國駐圣保羅總領館領保工作座談會近日在巴西圣保羅召開,凸顯“協同”“關懷”“法治”三大亮點。
當天,在巴中資企業協會、巴西華人協會等僑團負責人,孔子學院代表及領保協助志愿者等60余人參會,圍繞公民安全、法律援助及多方聯動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活動現場。記者林春茵攝其中,“協同”成為領保工作一大亮點。安駿物流公司負責人方珂介紹,公司一年內遭遇三十多起搶盜案件后,聘請退役警官成立安保中心,安裝上千臺監控與GPS定位系統,并籌建自有安保公司,同時設立心理支持中心幫助司機應對壓力。“安全管理不能只靠反應,而要形成系統防范。”他說。
圣保羅圣本篤中文學校代表羅淑君介紹,學校已為圣保羅軍警連續開設六期中文培訓班,促進社區合作與理解。FAAP孔子學院院長朱曉姝表示:“除了教學,我們還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跨文化溝通與安全輔導。”
“關懷”是圣保羅領保工作的底色。巴西廣東同鄉總會會長蘇新效介紹說,兩名香港同胞出獄后無依無靠,“我們幫他們聯系餐館安排工作,提供食宿,讓他們重新開始。”律師諸詩琦說:“我們協助辦理身份手續,希望他們能夠盡快融入社會。”參與援助的中餐館業主梁漢岐說:“出門在外,異國他鄉,能幫一點就是一點。”
巴西上海同鄉總會律師潘媛琳講述了一名上海籍工人失聯的案例。“八十歲的家人遠赴巴西尋子,我們盡全力提供法律代理和心理疏導。雖然沒有找到遺體,但讓家屬得到安慰。”她提醒僑胞,在巴西生活要增強法律與安全意識。
會上,中國駐圣保羅總領館領僑處主任榮強回顧了領區外州領保事件:在南大河州大水災期間,十余名中國留學生被困宿舍,斷水斷糧。總領館協調僑胞送去飲水和藥品;一名中國留學生因重癥感染多次病危,在僑界多方接力救助下轉危為安。“在最危急的時刻,大家都在盡力幫忙。”
“法治”亦成為年度領保工作的重點和亮點。中國駐圣保羅副總領事謝炎村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起草工作。他詳解依法開展領保工作的重要性。
“領保工作既要講情理溫度,也要堅守法理底線。”謝炎村指出,領保工作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任務,必須以法治為核心,堅持依法履職、依法維權。“在中巴兩國法律框架下處理案件,既要體現同胞情誼,也要尊重駐在國司法主權。”
“所有中國公民,包括有罪的中國公民,也同樣受到國家保護。”榮強表示,總領館依法不能替當事人打官司,也不能直接介入金錢糾紛,所有援助都必須符合巴西法律規定。“要依法依規、規范有序地開展工作,做到既有力度,也有尺度。”
謝炎村在總結講話中表示,要持續強化使命擔當,弘揚服務精神,堅持法治原則,深化協同聯動,“讓每一位在巴中國公民都能感受到安全與尊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