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6日電 11月5日起,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多家外媒對此高度關注,指出本屆進博會不僅彰顯中國對外開放合作的堅定承諾,更為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搭建了重要平臺。來自全球各地的參展商們滿懷期待,他們相信“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11月4日,位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的進博會吉祥物“進寶”。中新社記者 王紫儒 攝
搭建重要平臺 共享發展機遇
阿塞拜疆“News.Az”新聞網、菲律賓《馬尼拉時報》等介紹稱,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共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
“白羅斯24”電視臺認為,本屆進博會為各方展示產品、推廣品牌、建立合作關系搭建了重要平臺,也讓參展商感受到了中國的投資機遇。
《韓國先驅報》指出,七年來,一系列“首發、首秀、首展”等,讓進博會化身為創新創造的舞臺。而這背后,是中國從“世界工廠”供應全球到“創新實驗室”賦能全球的轉變。
《韓國先驅報》還寫道,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創造了廣闊合作空間,為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注入了信心,奠定了基礎。
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圖為外國媒體記者在新聞中心收聽開幕式上的嘉賓發言。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新老朋友相聚 拉緊合作紐帶
本屆進博會展現了中國對外開放合作的承諾,留住了老客戶,也吸引了更多新朋友。“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已成為參展商的共識,《韓國先驅報》進一步報道稱。
阿聯酋是進博會的常客。阿聯酋《國家報》報道稱,在本屆進博會上,阿聯酋代表團將尋求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投資聯系,重點關注先進技術、清潔能源、糧食安全和物流運輸等領域的合作。
據阿聯酋《國家報》介紹,中國是阿聯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阿雙邊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涵蓋原油、石化產品和人工智能等。
厄瓜多爾前駐華大使卡洛斯·達維拉在《坦桑尼亞時報》撰文稱,進博會為厄瓜多爾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深化兩國經貿關系,提供了重要平臺。未來,厄中兩國將繼續攜手應對全球供應鏈挑戰,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指出,進博會惠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為其產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平臺。
報道稱,馬來西亞第一副總理兼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扎希德正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這也是扎希德首次出席進博會。他明確表示,希望借助進博會這一平臺,進一步推廣馬來西亞產品與服務,深化馬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