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此次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不僅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很可能也是破壞性最大的一次。
報道稱,從歷史來看,美國政府“停擺”所帶來的經濟沖擊通常是短暫的,待政府恢復運轉后,經濟往往能夠快速恢復。然而,此次始于10月1日的“停擺”,已持續至少36天,對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經濟體造成了顯著沖擊。
除經濟層面外,本次“停擺”還對其他多個方面造成了嚴重影響。數百萬美國民眾無法領取維持生計所需的食品券(SNAP)福利。約140萬聯邦雇員未能收到薪水,盡管其中多數人仍在無薪上班。因政府經濟數據更新中斷、陷入停滯,投資者與政策制定者難以掌握美國經濟的真實狀況。
高盛首席政治經濟學家亞歷克•菲利普斯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目前的政府‘停擺’,可能會對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原因在于此次“停擺”是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也是波及面最廣的一次。
高盛預測,即使“停擺”下周結束,也可能導致第四季度實際GDP增速放緩1.15個百分點。高盛目前將第四季度GDP增速下調至僅1%。
高盛數據顯示,2018-2019年的政府“停擺”,曾是有記錄以來最長的、持續了35天,但也只是部分“停擺”,僅影響10%的政府支出。相比之下,2025年的此次美國政府“停擺”導致了100%的撥款無法執行。
而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表示,根據聯邦政府“停擺”持續時間的長短,預計今年四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將下降一至兩個百分點。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一封信中寫道:“政府停擺持續的時間越長,這些影響就會越大。”雖然“大部分損失”最終會恢復,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美國政府“停擺”期間將造成70億至140億美元的永久性經濟損失。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戴維•凱利表示,此次美國政府“停擺”的時機也不太好:“經濟本來就會放緩,而這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凱利列舉了第四季度讓經濟增長放緩的一系列因素,包括高關稅、低迷的移民數量和學生貸款償還壓力。他補充說,看到“(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為了獲得政治利益而愿意讓公眾承受如此大的痛苦”,實在“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