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 黃浦江畔,世界矚目。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多家外媒指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作為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進博會持續為經貿合作提供機遇,并促進全球經濟的韌性和多元化。
11月6日,觀眾在第八屆進博會國家展中國館觀看產品演示。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路透社、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多家外媒關注到,本屆進博會參展企業數量和展覽面積均創下新高。報道援引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共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整體展覽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報道稱,前七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第七屆進博會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突破了關鍵的800億美元大關。
文章進一步指出,今年,隨著參展商與采購商數量的不斷增長,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攀升。進博會將持續成為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多家參展外企接受該媒體采訪時,紛紛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據報道,丹麥水泵生產商格蘭富連續八年參展,展位面積從最初的兩平方米擴大到今年的200平方米。該公司高層受訪時說,中國市場規模龐大,市場潛力毋庸置疑。
報道還舉例稱,瑞典測量儀器制造商??怂箍到衲晔状螀⒄?。公司制造智能事業部總裁雷努爾夫說,中國發展速度令人驚嘆,此次參展的一大意義,在于能直觀了解中國技術的最新發展水平。
此外,文章還表示,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今年帶領57家新加坡企業參與進博會,比去年多出13家,其中18家是首次參展。
日本共同社、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指出,有320多家日企參與本屆進博會,日企力圖通過突出自身特色的產品宣傳,期待持續在中國市場立足,并加速推進本地化開發的產品線。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關注到,美國企業進博會參展面積連續7年保持第一,這顯示出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商業熱情持續不減。
《坦桑尼亞時報》近日發表盧旺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的文章稱,盧旺達每年都參加進博會,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進博會為盧旺達擴大在中國廣闊市場的影響力,提供了重要平臺。
基莫尼奧指出,借助進博會這一重要平臺,盧旺達與中國企業成功建立合作。這不僅為盧旺達當地民眾創造了大量工作機會、切實改善了民生,也有效推動了盧旺達貿易的發展。
文章表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合作,為非洲伙伴樹立了良好典范。展望未來,盧旺達熱切期盼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攜手實現共同增長、創新發展與長期繁榮。
在另一篇文章中,《坦桑尼亞時報》講述了進博會如何為厄瓜多爾提供經貿合作機遇。文章指出,在全球格局不斷變化的情況下,進博會將成為深化厄瓜多爾與中國經貿關系的重要平臺。
文章進一步稱,在國際貿易面臨碎片化、新的經濟重心不斷涌現之際,進博會促進了全球經濟的韌性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