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9月8日電 (記者 蒙鳴明)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下簡稱“廣西綠委辦”)獲悉,為弘揚傳承特色生態文化,推動古樹大樹名木持續煥發活力,廣西林業局和廣西綠委辦聯合下發《全區選認鄉愁樹活動方案》(下簡稱《方案》),從今年9月份開始,在全區開展選認鄉愁樹活動。
該《方案》認為,鄉愁是對家鄉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種對家鄉眷戀的情感狀態。在鄉愁因素中,古樹大樹保存得最持久、最形象,最具有地標價值,也最容易形成世代傳承的共同記憶。開展選認鄉愁樹活動,有利于宣傳、保護鄉愁樹,賡續鄉土情懷,弘揚生態文化,發展生態文明;同時可以激發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
《方案》提出在選認鄉愁樹活動中,優先選定古樹名木,對沒有古樹名木,也沒有大樹、老樹的村屯,要新種體現當地特色、適應當地特點的鄉愁樹。在選認過程中,需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把有故事、有特色、有美感,得到大多數村民認可、知名度高的樹木作為本村屯的鄉愁樹。
在廣西賀州市黃姚古鎮,一顆古老的大榕樹是該古鎮的標志之一。 蒙鳴明 攝該《方案》要求選認鄉愁樹活動要覆蓋廣西近18萬個鄉鎮駐地、自然屯,每一個鄉鎮和村屯都要選認出鄉愁樹,計劃到2023年12月底完成廣西全區鄉鎮和村屯共約18萬株鄉愁樹的選認和造冊登記,到2025年底初步形成特色明顯、豐富多彩、體系完整、管理規范的廣西特色鄉愁樹文化,讓鄉愁樹成為在家鄉親、離鄉游子留住回憶、凝聚人心的重要載體。
此前,廣西林業部門在全區開展古樹名木破除“過度硬化”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區范圍內搶救復蘇數千株古樹名木,為各鄉村保護古樹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發展理念在廣西農村逐漸深入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