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 (謝雁冰 李京澤)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教授魯廣錦15日在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上表示,紀念《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就應更加注重人權領域的國際團結合作,而不是搞人權歧視和人權對抗,更不能將人權政治化、武器化和工具化。
魯廣錦當天在論壇發言上指出,過去75年,國際社會在《世界人權宣言》和《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精神的激勵和推動下,努力探索有效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模式、路徑和方法,世界人權發展取得歷史性成績。
“而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現實世界人權發展依然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甚至是挑戰。”魯廣錦說,因地區沖突導致難民的大量存在,因發展鴻溝拉大以及新冠疫情等導致的貧困程度加劇,因種族歧視不絕導致的少數族裔生命權被踐踏,以及因氣候變暖和生態環境惡化帶來的發展不可持續性等等,這些使有效保障基本人權和增進人類福祉變得更為迫切和更為艱難。
魯廣錦通過三組事實概括了世界人權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他表示,一是人類發展指數出現下降;二是全球受饑餓影響的人數再次出現上升;三是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與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他進一步指出,積極促進全球人權治理、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國際社會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第一,紀念《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我們就應更加堅持一切人權均為普遍、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原則。”魯廣錦說,面對當今世界人權發展的不平等性和不平衡性,國際社會應該站在同樣的地位上,用同樣重視的眼光,以公平、平等的態度全面看待人權。
他接著表示,紀念《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就應更加注重發展權利是一項普遍的、不可分割的權利,也是基本人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際社會應堅持“人是發展的中心主體”,堅持提高發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續性。
魯廣錦在發言中還指出,紀念《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就應更加注重人權領域的國際團結合作,而不是搞人權歧視和人權對抗,更不能將人權政治化、武器化和工具化。當今世界,各方都需要在平等、團結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人權交流與合作,不斷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注入正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