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15日電 題:杭州亞運“東道主”以何姿態迎四海賓朋?
作者 郭其鈺 宋桔麗
夜幕落下,華燈亮起。在浙江杭州錢塘江畔,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杭州奧體中心網球中心“小蓮花”含苞待放,靜待“花期”。
再過幾天,來自亞洲各國和地區的數萬名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及觀眾等將相聚于此。作為亞運主會場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區(濱江)正徐徐點亮“聚光燈”,迎接四海賓朋。這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也在亞運中“拔節生長”。
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亮燈。王剛 攝
隨著“大蓮花”“小蓮花”“小白碗”三座亞運賽事場館工程收尾,扮靚奧體中心場館建筑群,成了高新區(濱江)的主線任務。從重塑夜景燈光著手,相關團隊提煉江南煙雨的絹白、翩翩蓮花的潤青,凝聚成“絹白潤青”的燈光主色調,透射出杭州韻味與中國風范。
“大小蓮花亮燈了!”錢塘江畔,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來,只為一睹熠熠生輝、動靜結合的靚麗夜景。
亞運氛圍在于眼之所見,更在于身之所感。
一到傍晚,總有三三兩兩的市民背著球拍走進濱江體育館“小白碗”,暑期時每天場館預定都爆滿。家住體育館邊的孫先生是鍛煉常客,他說:“改造后的場館燈更亮了,設施也更新了,體驗感很好。”
杭州亞運會開創了國內綜合性體育賽事場館賽前向社會開放的先例,亞運競賽場館和訓練場館全部實現惠民開放。目前,高新區(濱江)的亞運場館接待群眾已超100萬人次。
為驗證、保障場館及賽事服務品質,高新區(濱江)舉辦了2023中國(杭州)國際羽毛球挑戰賽等各類全要素測試賽。通過一場場測試賽的實戰演練、復盤、再演練,檢測場館內燈光、風速、溫度等條件是否適宜,服務是否到位,為運動員們和觀眾帶來賓至如歸的賽事體驗。
資料圖:2023中國(杭州)國際羽毛球挑戰賽比賽現場。鮑夢妮 攝
在場館之外,已是盈盈花海。高新區(濱江)以亞運場館為核心,輻射半徑1公里,打造面積1.88平方公里的亞運體驗區。并串聯多彩景觀動線,增設6處亞運元素節點、23處花境色彩節點。
濱江區常務副區長陳宇介紹,今年以來,高新區(濱江)新增241個非機動車服務點,規范設置83處國際化標識標牌,增設47處智能化雙語標識牌……為八方來客提供更便捷的城市服務。
“盛世中國、精彩亞運”,不僅是一句宣傳語,更是一個實打實的承諾。一項項惠民舉措助力城市能級持續躍升。
前段時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附近的首座異形鋼結構天橋開通試運行。從空中俯瞰,天橋淺淺一彎如靜謐新月,流水型線條又如奔騰潮水。
“天橋共設有三處集中上下口,每處上下口分別布置1部垂梯、1對扶梯、1道樓梯,上下口與地面人行道等慢行系統相互連通,既滿足群眾過街出行的功能需求,又有效緩解醫院學校周邊的交通壓力。”高新區(濱江)城建發展公司工程四部經理諸軍介紹。
為更好服務有特殊需求的行人,該天橋在設計之初就確定了“垂梯+扶梯”的雙電梯方案,同時還完善了盲道等無障礙設施,滿足殘障人士需求。
杭州高新區(濱江)道路兩旁的花海。濱江宣傳部供圖
一場盛會,成就一座城市。以亞運為窗口,高新區(濱江)千億產業集群的“一團錦繡”探口而出。
能耗實時監測、AR導航自助找車、“大小蓮花”數智管理艙一屏管理……亞運場館數字技術涌動,背后是高新區(濱江)數字科技企業的支撐。
如阿里體育為“大小蓮花”打造數智管理艙,工作人員一屏總覽各類設備的運行狀況,實現日常精準管理、實時遠程反控操作。安恒信息為亞運場館提供無人機、無人駕駛、VR、AR等智能設備;吉利汽車交付的亞運官方指定用車,具備車道級精準定位能力,能實現車輛精準管理與調度。
有朋自遠方來,當杭州亞運會進入“讀秒”時刻,之江大地人人都是東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