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11月1日電 (楊英琦)“《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指出,各方鼓勵拓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領域合作。可以說,本次硬科技創新大會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交流會議的召開是西安市落實峰會成果重要舉措之一。”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執行主任吳穎欽1日表示,作為歷史文明與現代創新交相輝映的國際都市,西安市科技實力雄厚,有能力在中國與中亞的科技和產業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圖為202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交流會議現場。楊英琦 攝當日,2024硬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安開幕,作為其平行分會,202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交流會議同日召開。本次大會以“共建創新之路,同促合作發展”為主題,致力于加強西安與世界多國在政、商、企、產、學、研各界的合作與交流,打造包容開放、合作互惠的硬科技創新合作平臺。
陜西地處中國地理中心位置,截至目前,陜西已與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非洲及美洲等50多個國家(地區)的800多家海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技術合作、項目合作、科研平臺合作、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科技創新合作,具有陜西特色的科技創新合作網絡加快構建。
塔吉克斯坦阿維斯特集團副總裁兼人力資源部主管庫斯拉夫·卡尤莫夫表示,當前在科技創新、工業發展等方面的國際合作為其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會,在此背景下,此次會議的召開具有特別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西安“北跨”發展的戰略支點,西安浐灞國際港正立足區域發展特征,充分發揮區位、產業、人文等比較優勢,積極構建溝通橋梁,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加速形成面向中亞、西亞、南亞國家的重要對外開放通道。
陜西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張文華表示,應發揮好西安浐灞國際港國際合作的中心樞紐功能。其間,西安國際港作為中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可聚焦臨港制造、醫工科技、商貿物流、文體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服務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積極拓展創新合作新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當日,為進一步吸引匯聚科技服務型企業,重點幫助企業了解海外市場動態,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協商共同建設的“西安科技企業跨境服務基地”現場揭牌。該基地將通過搭建國際間產業、技術、貿易等內容的對接平臺,為企業順利高效出海提供專業化技術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