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陳建新 徐雪瑩)第六屆“黃寺論壇”5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藏傳佛教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來自中國各高校、科研機構、知名寺廟和宗教團體等逾50位專家學者和藏傳佛教界人士出席。
本屆論壇由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主辦,北京雍和宮、河北承德普寧寺、陜西西安廣仁寺、青海西寧宏覺寺協辦。與會人士圍繞主題對藏傳佛教的歷史發展和演進,以及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內容展開交流研討。
11月5日,第六屆“黃寺論壇”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藏傳佛教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圖為論壇現場。中新社記者 徐雪瑩 攝開幕式上,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志剛致辭指出,在藏傳佛教發展進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擁護大一統王朝的智者先賢和愛國愛教的大德高僧,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等作出重要貢獻。藏傳佛教界要以歷史上愛國愛教的大德高僧為榜樣,進一步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闡釋,引導各族信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宗性法師表示,縱觀中國歷史,藏傳佛教的向東傳播與發展,推動了中華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在構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中發揮了重要紐帶作用。愿與會的大德法師、專家學者,深入挖掘藏傳佛教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歷史經驗,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為促進宗教和順、社會和諧、民族和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佛教界的智慧和力量。
“任何宗教的生存發展,都必須同所在社會相適應,這是世界宗教發展傳播的普遍規律?!标兾魑靼矎V仁寺住持仁欽扎木蘇作主旨發言時說,藏傳佛教傳承已進入新的時期,藏傳佛教界廣大活佛、寺廟和僧尼需要找好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新定位,在更高層面、更廣領域、更強力度上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據了解,“黃寺論壇”創辦于2013年,旨在探討弘揚佛教優秀文化和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為推動藏傳佛教文化交流和研究成果展示、促進藏傳佛教健康傳承提供了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