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1月14日電 (記者 符宇群)隨著海南省政協八屆三次會議、海南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的相繼開幕,海南省2025年的“兩會時間”14日全面展開。來自海南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把對海南高質量發展、自貿港建設的思考融入自己的建議或提案里,建言資政、貢獻良策。
有人會問,代表的建議、委員的提案究竟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海南省政協副主席蒙曉靈向大會報告省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時說,廣大政協委員心系國之大者、省之要事、民之關切,積極通過提案履行職能;各承辦單位認真辦理提案,許多意見建議被采納并體現到相關發展規劃和制度文件中,轉化為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政策和舉措。
海南省政府2024年政協提案辦理情況顯示,以省政府、省政協重點督辦的29件提案為重點,充分吸納建言獻策,以“督辦一件”引領帶動“辦好一批”,辦好、辦實、辦出好實效。
持續推進民生實事
在29件重點督辦的提案中,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高度重視《關于促進海南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建議》,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督促各市縣出臺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方案,完成新增6250個托育托位數量;持續開展托育服務人才培養,將托育、護理相關職業列入海南省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目錄,省內8家大中專院校開設了托育專業。
同時,海南出臺了全省養老服務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投入1982萬元開展居家社區養老“建樞紐帶站點進家庭”服務模式試點,建成10個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38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出臺養老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有效規范養老機構預收費行為。
對于《關于海南打造社區長者食堂的建議》,海南省民政廳聯合印發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投入預算資金1079萬元,提出“養老服務機構+助餐”“單位食堂+助餐”“餐飲企業+助餐”等6種老年助餐服務供給模式;印發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建設管理規范、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工作指引等指引性文件,在全省建成104個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實現了老年助餐服務點市縣全覆蓋。
持續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
針對《關于進一步擴大我省醫療服務業開放建設國際健康島的建議》,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鼓勵外資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投資舉辦醫療機構;加快藥品、醫療器械進口審批;推動建立健全外籍醫師人才在海南省醫療機構執業注冊審批流程。
目前,在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使用的未在國內上市創新藥械達441種,持續推動該先行區醫療消費回流。截至2024年10月底,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接待醫療旅游人數31.7萬人次,同比增長35.7%;海外就醫回流人數19.2萬人次,同比增長5.5%;營業收入共43.2億元,同比增長31.75%。
《關于充分用實基金組合助力重點產業優質項目發展的建議》,促成海南省財政廳推動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基金運作機制。截至2024年11月底,海南推動自貿港基金設立7只子基金,規模合計60.9億元;子基金返投海南項目17個,投資金額10億元,其中重點園區項目13個,投資金額5.33億元。
根據《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接DEPA構建高水平數字貿易規則的建議》,海南省商務廳印發數字加工貿易業態實施方案,推動印發數字貿易行動計劃、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三年行動計劃,驗收通過儋州數字加工貿易區,推動構建自由貿易港特色的數據要素基礎制度體系,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在海口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
此外,《關于搶救性挖掘與保護海南民俗文化的建議》《關于全面推動海南公共建筑節能化改造的建議》《關于提升我省高技能人才培養供給能力的建議》等一批提案的重點督辦,持續推進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優化營商環境。
蒙曉靈表示,海南省政協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強舉措、更實作風,持續在機制建設、溝通協商、答復質量、提案者滿意、跟蹤落實、成果轉化等方面下功夫,推進由“辦理”向“辦好”轉變,助力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