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是老百姓的心愿。今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發布,明確提出“擴大基礎民生服務普惠性”“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記者來到鄉鎮里的衛生院,同患者、醫護人員深入交流,看當地在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面的進展情況。
——編 者
在河南省太康縣大許寨鎮衛生院,中醫館醫生孔慧麗正給大許寨鎮三冢集村村民朱香亭的女兒做保健推拿。
現在,這里的鄉親不出鎮就能看上病、做上治療。“離家近、環境好,治療效果也不錯,鎮上就有衛生院,我們的就醫方式也有了變化。”朱香亭說。
群眾多了信任
鄉鎮衛生院升級,看病更放心
在大許寨鎮衛生院診療室里,孔慧麗簡單介紹了朱香亭女兒的情況。朱香亭女兒名叫小茉冉,前段時間突患小兒肺炎,已經在鎮衛生院接受了1個星期的治療,現在恢復很好,整個治療過程醫療費只花了100多元。
“以前孩子生病,都會選擇到縣城醫院看。”朱香亭說,這次她選擇了離家最近的大許寨鎮衛生院,“醫生很負責,費用也合適,主要是方便。”
朱香亭說:“前段日子每次來鎮上,都能看到衛生院在裝修。這次一來,發現拍片子很方便,坐診的專家也是縣里的大夫,我就放心了。”
從縣醫院到鎮衛生院,朱香亭的選擇,正逐漸成為鄉親們常見的做法。小病家門口看,大病衛生院里也能協助。大家的信任,源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在日漸提高。
為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群眾身邊,河南省重點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短板建設,因地制宜培育基層特色專科,提高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水平,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服務能力,便利群眾就近就醫。
在太康縣,當地成立了3個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實行由縣級公立醫院牽頭,其他縣級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一體化管理。縣醫院通過人才培養、專家派遣等方式,助力基層衛生院加強科室建設、培養醫護人才。
借著政策東風,大許寨鎮衛生院積極補齊短板,建立了集骨傷科、康復科于一體的中醫館,以及縣域慢病管理中心。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聯網,實現信息共享、雙向轉診、檢查結果互認等。
基層衛生院軟硬件提質升級,吸引了更多群眾選擇就近就醫。不只是在太康縣一地,如今在河南省,超過98%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標準,119所鄉鎮衛生院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占比近60%。
醫護多了保障
完善激勵舉措,基層人才越聚越多
把脈問診、開方、推拿……一上午,孔慧麗沒有一刻停歇,到中午12點下班,她已看了15名患者。看著孔慧麗不停忙碌的身影,患者豎起了大拇指:“孔醫生年紀輕輕,醫療技術真不賴。”
33歲的孔慧麗是太康縣本地人。2014年,她考取了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基層醫生訂單定向培養計劃,學雜費全免,讀完4年本科后,又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免費規培3年,然后和太康縣衛生健康委雙向選擇,來到大許寨鎮衛生院,成為該院第三名擁有本科學歷的醫生。
大學生到鄉鎮工作,待遇怎么樣?
“在崗在編,每個月收入5000多元,我還挺滿意的。”孔慧麗說。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曾經,鄉鎮醫療機構因待遇差、發展受限及資源匱乏等問題,面臨人才招募難、留任難的挑戰,長期制約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
為了吸引更多高素質醫療人才投身基層、服務鄉村,河南省逐步完善鄉鎮衛生院和村醫的保障激勵機制,在績效分配、職稱晉升等方面向鄉鎮衛生院和村醫傾斜。
談到發展空間,孔慧麗也有信心:“特招到鄉鎮衛生院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取得醫學本科學歷的特招專科生,都納入了人才編制管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晉升高級職稱時,外語、論文、工作量不作硬性規定……”
改革激發了像孔慧麗這樣的醫學人才服務基層的熱情與動力。
“據統計,河南省已為基層引進2萬多名醫學畢業生,2025年再度特招3200名醫學畢業生,他們將主要服務于縣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侯紅說。
政策暖了人心
村醫上門巡診,家門口拿藥直接報銷
在大許寨鎮葛花李行政村衛生室,記者碰到了剛剛從村里巡診回來的大學生村醫楊芳芳。
“我是通過大學生招錄來到村衛生室工作的,已經干了快兩年。”放下藥箱,楊芳芳和記者嘮了起來,“除日常坐診外,我在這里還負責給村民體檢、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等工作,每月工資差不多4000元。”
“我負責的村有2100人,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有近300人。”楊芳芳說。
現在,楊芳芳每周都要到村里巡診一次,對行動不便的村民還會定時聯系,上門送醫送藥。
村衛生室里,也能用醫保了。
巡診結束,楊芳芳回到村衛生室坐診,開始給前來就診的村民診療。一旁,衛生室的辦公電腦、診查床、身高體重測試儀、輸液椅等10余種設備擺放整齊。
“這些都是縣里配的,能做20多項檢查,滿足一般疾病的診療沒問題。”楊芳芳介紹。
村衛生室實施門診醫保直接報銷,滿足更多村民看病拿藥需求,“現在衛生室里預備了200多種常用藥,都在醫保目錄里。”楊芳芳說。
村衛生室里用醫保,給群眾帶來哪些便利?
“叔,給你開了7天的藥,總共13.38元,醫保報銷60%,個人需支付5.35元。”楊芳芳把藥遞給村民張坤志說。
“以前我們要想用醫保,只能搭順風車或者騎車去10公里以外的鎮上,如今在村衛生室花幾塊錢就把病看了,很方便。”接過藥,張坤志滿意離開。
織密鄉村醫療保障體系,是強化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舉措。目前,河南省共有5.3萬個村衛生室納入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定點。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8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