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10月23日電 題:徑山“新茶事”:青年入鄉煥新千年禪茶
作者 張煜歡
“以前都是在轟趴房里玩劇本殺,這還是第一次在茶園里玩,劇情圍繞著徑山茶的歷史、種植、創新發展展開,太沉浸了。”“00后”游客張齊方說。
在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平山村的徑山書院,深秋的茶園里,一群年輕人身著古風服飾,在茶香氤氳中探尋千年禪茶的密碼。融合了禪茶文化與實景探秘的劇本殺,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打卡。
10月10日,游客在徑山書院內身著古風服飾體驗劇本殺活動。肖健 攝徑山是中國禪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源自徑山寺的徑山茶宴起源于唐朝中期,盛行于宋元時期,后流傳至日本,成為日本茶道之源。但在較長一段時間里,由于徑山茶產地有限,產量偏小,雖品質卓越,名氣與市場規模卻難以提升。
“以前了解徑山茶與其文化的年輕人并不多,如果將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和自然風光結合起來,加上年輕人的無窮創意,或許能打開鄉村的更多可能。”徑山書院聯合創始人陳潔瑾說,“我們希望把有志扎根鄉村的年輕人請來徑山作為‘軍師’,在傳統農家樂和鄉村度假的基礎上,為這片土地賦予多重價值。”
來自山西的“90后”張祿就是其中一員。幾年前,他參與了徑山的一場創意沙龍,被這里濃厚的創新氛圍所吸引并留了下來。作為劇本殺的主要開發者,他和團隊將手游與實地探秘相結合,讓游客在奔跑答題中深度了解禪茶文化。
張祿介紹,如今他們的劇本殺已延伸至徑山多個景點,游客通過茶葉、茶具等道具線索,在游玩中自然而然地親近了千年禪茶文化。
在體驗式新玩法之外,更多新業態與新空間也在徑山鄉村茁壯成長。在徑山鎮長樂村,曾經的舊車站變為集騎行驛站、茶咖空間、創業孵化為一體的復合空間“未茶創坊”。
“00后”任銀是該空間負責人。她介紹,未茶創坊自9月末開啟試營業,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便接待游客近萬人次,營業額約7萬元人民幣。“接下來,我們將嘗試更多年輕化的融合業態,連接更多社群與國際資源。”任銀說。
10月10日,年輕創客在未茶創坊中制作飲品。肖健 攝這些創新不僅留住了游客,也在悄然間改變著鄉村的生態。當地村民從最初的觀望者化身積極參與者。他們有的在劇本殺中扮演NPC(非玩家角色),有的將自家茶園開放為體驗場地。
平山村村民吳志庭被入鄉青年親切地稱為“吳叔”。在徑山書院,他往往會為劇本殺體驗者布置場地,準備燒烤食材,也為往來游客介紹徑山當地文化。“以前我們只知道種茶賣茶,現在有了這群年輕人加入才知道,原來徑山茶可以變得這么‘有意思’,也可以成為我們致富的新模式。”吳志庭說。
在徑山,其實創新從未遠離其最根本的茶文化底色。作為地理標志產品,徑山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漫山茶園依舊郁郁蔥蔥。如今,抹茶冰淇淋、茶香枕頭等文創產品應運而生;“徑山小茶商”研學項目則讓小朋友在采茶制茶中感悟千年禪茶故事。
年輕人用創意激活鄉村,鄉村用資源滋養夢想。陳潔瑾說,未來將繼續推出更多融合禪茶文化與現代科技元素的互動體驗項目,讓游客在虛擬與現實的交織中,直觀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韻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