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亞10月23日電 (張月和)“海南自貿港鼓勵貨物、服務、資本與人員等要素自由流動,在此背景下,海南應努力成為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首善之區。”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23日受訪時說,海南可從打造現代化治理的先行區、高端化服務的中心區、密集型產業的集聚區、高水平保護的示范區等四個方面著手推進。
當日,第三屆崖州灣知識產權論壇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舉行。包括吳漢東在內的眾多知識產權領域中外官員、專家學者、科研機構、專業服務機構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如何通過知識產權創新,加速文化、科技成果在國際間流動與高效轉化,為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10月23日,第三屆崖州灣知識產權論壇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舉行。張月和 攝“國際上把知識產權制度稱為是制度文明的典范。其通過對非物質性的知識、技術、信息等提供產權保護,來激勵文化和科技創新,從而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吳漢東當日受訪時說,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也就意味著為開放融通的創新生態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海南先后制定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海南省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實施意見》《海南省促進知識產權發展的若干規定(2023年修訂)》,逐步構建起與自貿港相適應、與國際通行規則相接軌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
海南自貿港封關在即。在吳漢東看來,海南應成為知識產權現代化治理的先行區。“通過制度創新,實現規范自治,同時要注重多元共治。”他說,在知識產權事務方面,要強調司法裁判、行政保護、專業仲裁、第三方調解,乃至于產業和企業的自治和自律。
海南應該成為知識產權高端化服務的中心區。吳漢東說,海南不僅要滿足于知識產權的檢索、咨詢、代理等基礎方面的業務,更要著力于評估、鑒定、質押和投融資等高端服務,為自貿港投資、貿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南繁種業和深海科技是海南目前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但海南還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打造更多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讓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成為海南產業發展的重點。”吳漢東舉例說,比如以版權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以專利為引領的高新技術產業,以商標地標為內容的品牌產業。
當前,海南自貿港肩負著中國最高水平開放的歷史使命。吳漢東表示,海南還應成為知識產權高水平保護的示范區,為版權保護、專利保護,乃至整個知識產權的保護提供海南經驗、海南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