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4日電(范宇斌)近日,由上海市普陀區僑辦、普陀區人才局、普陀區僑聯主辦,江蘇省南通市僑聯、泰州市僑聯協辦的“僑連滬寧·智創未來”——僑界高層次人才普陀研修營收官。
本次研修營匯聚來自上海普陀、南通、泰州三地的30位僑界人才,展現沿滬寧產業創新帶人才薈萃的優勢。學員專業領域覆蓋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前沿產業,90%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研修營旨在加強三地僑界人才交流合作,為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研修營的課程內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導向,助力學員構建系統性認知框架。上海長三角現代產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李昌浩以《上海及長三角“十五五”規劃展望》為題,解析區域產業發展新機遇;普陀區僑聯主席、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呂岳圍繞《人工智能與大語言模型》,探討技術驅動下的產業變革與人才能力重塑。
在實地研學環節,學員前往“創新里”科創產業空間、“海聚英才”常態化路演大廳、華東電力設計院、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桃浦智創城、同濟科技園、長風灣黨群服務中心等企業和創新載體參訪,深入了解區域發展規劃與資源優勢。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通過企業研學與交流分享,學員們切身感受上海科技創新的蓬勃活力。學員們表示,這次參訪讓他們看到了產業集聚效應和科創孵化模式的寶貴經驗,為項目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圓桌交流環節圍繞“海外高層次人才如何在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扎根成長”“產業創新與區域融合中的海外人才力量”兩大主題,展開深入討論。上海普陀僑界青年、墨泉生物創始人秦楚漢分享了沿滬寧區域協同的創業經歷,從企業成長視角探討普陀營商環境優勢與產業配套支持,為學員提供可借鑒的落地發展案例。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在項目路演環節,來自上海普陀、南通、泰州三地的僑界代表分別展示了各自的創業項目,展現了沿滬寧區域僑界人才的創新實力和創業風采。科迦孵投總經理韓瀚作為點評專家,對項目進行專業指導和建議。該環節為三地僑界人才提供寶貴的展示交流平臺,促進項目與資源的有效對接,推動創新成果在本次活動中的轉化落地。
普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魏靜寄語滬蘇兩地僑界高層次人才:當好“超級聯系人”,做區域合作的“鏈接器”,講好“融合新故事”,成為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發展的“同心助推器”。以這次活動為起點,把友誼建立在“一起干事、共同成事”的基礎上,讓合作的種子在需求對接中生根發芽。同時,把“偶遇”變成“攜手”,聯合三地僑聯,共同搭建“滬寧僑界人才對接平臺”。
本次研修營通過“認知普陀+產業洞察+未來賦能”三位一體模式,搭建“引才-育才-留才”全鏈條服務體系,助力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扎根,與沿滬寧產業創新帶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未來,普陀區將繼續攜手沿滬寧區域城市,共建跨區域人才協作網絡,建立學員跟蹤服務機制,提供政策咨詢、場地支持、融資對接等創新創業服務,助力海外高層次人才解決實際問題,推動高質量項目在沿滬寧產業創新帶落地,形成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的良性循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