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云南怒江10月24日電 (時文枝 范子昂)10月22日至24日,2025年“云南社科專家瀘水行”集中調研咨詢活動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舉行。來自云南省商務廳、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云南大學等單位的9位專家學者,以“推動‘口岸經濟+文旅經濟’協同發展”為主題,深入當地鄉鎮(街道)、園區、企業及口岸等,以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集中調研,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10月23日,專家學者到瀘水市姚家坪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宣教中心調研。云南省社科聯 供圖“云南社科專家基層行”調研咨詢活動由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云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云南省社科聯)共同主辦,是云南社科界踐行“四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今年活動創新采用“專項調研咨詢+集中調研咨詢”模式,本次活動為2025年度集中調研咨詢活動的第二場。
瀘水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毗鄰緬甸,是怒江州州府所在地。這里群山聳立、江河縱橫,立體氣候顯著,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稱。
在24日舉行的調研咨詢反饋環節,與會專家結合調研情況,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與可行性的對策建議。
作為云南省社科規劃社會智庫“云南社科專家基層行專項”——《瀘水市口岸經濟發展現狀及優化路徑研究》專項調研團隊負責人,云南大學副教授袁帆代表項目團隊發言時提出,以推動片馬口岸升級為工作重心,圍繞口岸升級筑基、貿易提質增效、產業強鏈補鏈等,推動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
云南師范大學教授吳映梅認為,地理標志產品是市域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徑和載體。她建議,結合瀘水市地理標志產品分布廣泛、民族文化豐富等特點,將其與旅游、文化緊密結合,提升地理標志產品附加值。
“瀘水市完全有能力打造成世界級峽區旅游目的地?!痹颇蠋煼洞髮W教授陳亞顰表示,可以通過加強國際交流、創新體驗產品等方式,將當地自然資源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可共鳴的旅游產品。
云南財經大學旅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旅游規劃中心副主任朱曉輝從氣候、經濟、目的地溫差等視角出發,建議通過打造康養旅游度假區、姚家坪高黎貢山研學旅居基地,推動“旅居瀘水”品牌建設。
玉溪師范學院商學院副院長、云南省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馬小寧提出,要以精準定位城市形象、強化產業核心、重視三大經濟、創新管理機制體制等舉措,促進瀘水市經濟社會發展。
云南財經大學教授韓全芳提出,以發展“人工智能+”文旅融合新模式,探索高黎貢山國家公園建設與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云南省社科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云南省社科聯將繼續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社科界更好發揮智慧力量服務地方發展,做好本次調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工作。希望各位專家學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立足“口岸經濟+文旅經濟”協同發展,為瀘水市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