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10月24日電 (唐小晴 陳榮景 嚴潔)24日,《東安印象》攝影大展在位于長沙的謝子龍影像藝術館開幕。展覽以鏡頭捕捉山水靈韻、用畫面傳遞鄉土溫度,旨在展現湖南東安縣生態之形、人文之魂、發展之夢,讓民眾感受東安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中的獨特魅力與蓬勃活力。
《東安印象》攝影大展啟動儀式現場。蔡小平 攝東安縣地處湘南,融合深厚歷史文化與武術文化,被譽為“舜風楚韻、武術之鄉”。在這里,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過念好“山水經”,打好“文旅牌”,東安做強文旅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尤其是近年來,東安縣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迸發強勁發展動能。其中,東安樂器(吉他)制造及配套特色產業日益壯大,已發展吉他產業鏈企業21家,實現古典吉他、民謠吉他、電吉他、馬頭琴、異形吉他等產品種類全覆蓋生產,年產吉他30余萬把,遠銷歐美15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年產值27億元以上。
深耕東安雞產業,東安縣創建省級“一縣一特”東安雞特色產業園7個,發展東安雞養殖大戶125家,存欄東安雞610萬羽,出欄東安雞727萬羽。從種植、養殖、加工到銷售物流,圍繞東安雞的全產業鏈條帶動近2萬人就業,年產值12.2億元。
民眾正在觀看《東安印象》攝影大展。中新網記者唐小晴 攝在推進產業集聚進程中,東安縣更是著力打造“想要心安、就來東安”營商環境品牌,竭誠當好企業的“模范店小二”、無微不至的“全天候保姆”,營造更優發展環境。
據了解,此次展覽以“山水·鄉韻·新生”為主題,圍繞東安“紅色基因、綠色生態、古樸文化”三張文化名片,通過“為時代留影、為鄉村立傳”的攝影語言,立體展現東安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進程中的獨特魅力,以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展覽現場還特別設置拍照打卡區和東安雞、非遺工藝品等特色展品區,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融合運用,局部營造動靜結合的畫面感,以真實沉淀觸動觀者心弦,打造可觀、可感、可互動的體驗空間,多維度呈現東安縣的鄉土風情與發展新貌。
東安縣委書記唐何在《東安印象》攝影大展開幕式上說,本次展覽深情勾勒東安的時代風貌,希望通過這些光影瞬間,讓更多人“看見”東安的靈秀,“感受”東安的體溫,“聽懂”東安的心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