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0月27日電(單鵬)“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等文旅消費新場景方興未艾,直升機低空旅游、“文創即門票”等文旅消費新業態層出不窮,“跟著川超游四川”潛力巨大……當前,四川文旅展現出強勁的市場吸引力。
作為中國文旅資源大省,四川正迎來從“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跨越的關鍵時期,力爭實現“到2027年旅游總花費達2萬億元”這一目標。從三星堆考古新發現引發的全球關注,到大熊貓成為連接世界的“友誼使者”;從九寨溝災后重生煥發新活力,到成都建設公園城市打造“安逸”生活場景,這片擁有古蜀文明、三國文化、熊貓家園與雪山勝景的沃土,正在書寫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打造“安逸”品牌,展現四川文旅新形象
今年6月召開的四川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鮮明提出全力打造“錦繡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這一部署迅速成為會議熱門關注點,勾勒出四川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
文旅品牌是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域文旅資源要素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在當今旅游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品牌建設已成為搶占市場制高點的關鍵。“錦繡天府·安逸四川”這一品牌的提出,不僅凝聚了四川文旅資源的精華,更彰顯了四川在新時代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戰略智慧。
“錦繡天府·安逸四川”高度凝練了四川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和多彩人文之韻。“錦繡”描繪了四川如畫般的自然風光,“安逸”則精準捕捉了四川特有的生活哲學——兼容并蓄、張弛有度的生活態度,正是當代旅游者所追尋的心靈棲息。
圖為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景區的秋景。 記者 安源 攝這一品牌也呼應了當代游客個性化、品質化、多樣化的文化和旅游需求。隨著旅游消費升級,游客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觀光,而是追求深度體驗和心靈共鳴。“錦繡天府·安逸四川”恰恰抓住了這一轉變,通過情感共鳴建立與游客的深層連接。
打造文旅品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面子”和“里子”兼修。四川正致力于建設世界級文旅地標,擴大標志性品牌國際影響力,打造世界級文旅風景道,推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精品線路。在這一過程中,三星堆遺址作為四川文旅界的頂流IP,正加快建設成為世界級文旅地標;綿陽作為全國野生大熊貓分布最多的區域,正積極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片區建設,讓“國寶”成為四川文旅的閃亮名片。
圖為游客在成都武侯祠觀看傳統木偶戲《長綢舞》。 記者 安源 攝精品線路的打造是品牌落地的重要抓手。例如,綿陽打造的3條串聯全域的精品旅游線路中,“尋蹤李白故里·探秘熊貓家園”線路面向全球推介,成功將文化資源與自然資源有機結合,為游客提供獨特體驗。
四川還通過實施“天府文藝名作高峰計劃”,深化文旅名城建設,做強巴蜀名人文旅品牌,打造“川字號”文旅名品。四川各市州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如南充的絲綢文化、春節文化、三國文化等,推動傳統文旅業態向綜合文旅業態轉變,做大做強本土文旅IP。
“錦繡天府·安逸四川”品牌的打造,是四川文旅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僅是一個品牌口號,更是四川對文旅發展的深度思考和創新實踐,讓世界透過這一窗口,領略天府之國的獨特魅力。
從“景點游”到“全域體驗”,四川解碼文旅新模式
“我們不再滿足于看景點,而是想體驗地道的本地生活。”在樂山街頭,上海游客王敏的一席話,道出了當下旅游需求的新趨勢。這一趨勢,正是四川全力推進“全域全業態”旅游發展的深層動因。
全域全業態發展,是當前四川文旅著力發展的方向。全域旅游,意味著打破傳統景點“孤島”,將整個區域作為旅游目的地來打造。全業態,則是推動文旅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文旅+”的生態體系。這兩者共同構成了四川文旅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四川正在構建一個立體的全域旅游網絡,從空間維度,將景點、城市、鄉村串聯成線;從時間維度,開發四季全時旅游產品;從產業維度,實現多業聯動;從體驗維度,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在甘孜州稻城縣,這樣的實踐已經見效:當地不再僅僅依靠稻城亞丁等核心景區,而是構建了“景區引領、全域聯動”的發展模式。游客可以上午在雪山徒步,下午體驗藏族家訪,晚上入住特色民宿,實現“一地多游”的深度體驗。
圖為游客在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穿上“瘋裝”體驗“白色灌禮”。 記者 張浪 攝“文旅+”不是簡單疊加,而是產生“1+1>2”的化學反應。在成都,文旅與音樂融合催生出音樂坊街區;在自貢,文旅與工業遺存結合打造出文創園區;在綿陽,文旅與科技聯動推出航天體驗項目;在樂山,當地不僅推出美食地圖,還開發出烹飪體驗課程,讓游客從“品嘗者”變為“參與者”,有效延長了消費鏈條。
四川文旅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從單一景點到全域體驗,從觀光旅游到生活方式,這種轉變不僅滿足了游客的新需求,更開創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隨著“全域全業態”模式的深入推進,“錦繡天府·安逸四川”的品牌內涵將更加豐富,四川文旅未來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