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公安部微信公眾號7日消息,近年來,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各地公安機關切實履行職責使命,聚焦群眾“身邊事”“心上事”,認真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部署,深入推進“昆侖”等專項工作,持續依法嚴打利用互聯網侵權假冒犯罪活動,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共立案偵辦相關刑事案件26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萬名,集中打掉一批利用網購模式制假售假犯罪團伙和非法利益鏈條,維護了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的網絡購物消費環境,助力釋放消費潛力。“雙11”來臨之際,公安部公布打擊網上侵權假冒犯罪8起典型案例。
工作中,公安機關牢固樹立主動警務理念,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強化情報導偵和數據研判,深挖案件線索,創新打擊方式,不斷提升主動發現、主動打擊效能。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跨區域、領域性高發案件,強化破案攻堅,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斬斷非法利益鏈條,堅決摧毀源頭性、職業化犯罪網絡。同時,加強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協調聯動、行刑銜接,加快構建消費領域全鏈條監管體系,嚴守消費安全底線。緊密結合“惠民利企”走訪調研,與互聯網企業、權利人企業等建立常態化警企聯系服務機制,切實形成社會共治合力。
公安部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局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持續深入推進“昆侖—2025”專項工作,始終保持對各類侵權假冒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積極協同相關部門持續加大整治力度,不斷完善打擊犯罪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廣大消費者和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凈化消費市場秩序,為保障民生、促進高質量發展貢獻公安力量。同時,公安機關提示廣大消費者,請選擇正規平臺網店,按需理性消費,警惕欺詐式促銷套路,謹防上當受騙。
網上侵權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1.遼寧盤錦公安機關偵破徐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羽絨服案
2025年6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遼寧省盤錦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假冒注冊商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現場查獲假冒品牌羽絨服4.1萬件,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經查,2024年6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徐某等人根據上游團伙訂單要求,使用其提供的原材料以及假冒注冊商標標識,組織、委托多家工廠生產加工假冒品牌羽絨服,通過物流發回上游團伙后,在線上線下銷售。目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浙江臺州公安機關偵破林某等人銷售假冒品牌汽車輪轂案
2025年4月,根據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線索,浙江省臺州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現場查獲假冒品牌汽車輪轂成品5000余個、半成品2.1萬件、商標標識15萬件,涉案金額2.3億元。經查,2020年8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林某等人成立多家公司,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的情況下,組織生產假冒品牌汽車輪轂,通過多級經銷商以電商店鋪、線下汽貿批發市場等方式,銷售至汽修廠及汽配銷售門店。目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3.安徽亳州公安機關偵破陸某飛等人制售假冒品牌衛浴產品案
2025年4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安徽省亳州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假冒注冊商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倉儲窩點4處,現場查獲假冒品牌衛浴產品2萬余件、包材10萬余件,涉案金額2100萬元。經查,2023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陸某飛等人設立制假窩點,購買無任何標識的白版衛浴產品及假冒注冊商標標識、外包裝,隨后組織人員打標、包裝成假冒品牌衛浴產品,通過多家電商店鋪向外銷售。目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4.廣東東莞公安機關偵破呂某武等人制售假冒品牌手表案
2025年5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廣東省東莞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假冒注冊商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2名,打掉制假售假團伙7個,搗毀生產、銷售窩點17個,現場查獲假冒品牌手表4.4萬只、配件66.9萬件,涉案金額1.4億元。經查,2025年2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呂某武等人伙同多個制假團伙仿制生產假冒品牌手表,后通過電商店鋪或即時通訊軟件對外銷售。目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5.廣西南寧崇左公安機關偵破田某輝等人制售偽劣電線電纜案
2025年4月,根據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線索,廣西南寧市、崇左市公安機關聯合偵破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系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0名,搗毀犯罪窩點7處,打掉犯罪團伙2個,現場查獲偽劣電線電纜1.3萬卷,涉案金額3100余萬元。經查,2021年以來,田某輝等人注冊成立多家電纜公司,組織生產不合格電線電纜,后以低于合格產品市場價通過線上線下店鋪向外銷售。目前,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6.重慶涪陵公安機關偵破黃某樹等人制售假冒品牌日化用品案
2025年1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重慶市涪陵區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假冒注冊商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搗毀生產、銷售窩點6處,現場查獲假冒品牌洗衣液、沐浴露等成品及半成品3.8萬瓶,涉案金額1500萬元。經查,2020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黃某樹等人以自有品牌為掩護,使用劣質化工原料、香精,組織生產假冒品牌日化用品,后通過電商店鋪以低于正品半價價格向外銷售。2025年9月,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黃某樹等人3年至3年4個月不等有期徒刑。
7.四川成都公安機關偵破陳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箱包案
2025年1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線索,四川省成都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假冒注冊商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搗毀生產、倉儲、銷售窩點8處,涉案金額7300萬元。經查,2019年3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采購原料皮、五金扣件等制假原材料,組織貼標生產假冒品牌箱包,并專門成立網絡銷售工作室,通過電商店鋪或直播方式,以每個箱包3300元至6萬元不等的價格向外銷售。目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8.陜西渭南公安機關偵破巫某爐等人銷售假冒品牌智能馬桶案
2025年4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陜西省渭南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搗毀生產、銷售窩點3處、打掉售假團伙1個,涉案金額7000余萬元。經查,2017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巫某爐設立陶瓷加工廠,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的情況下,長期貼標生產假冒品牌智能馬桶,通過電商店鋪和線下門店方式向外銷售。目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