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來賓11月17日電 (林馨)11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新聞社廣西分社指導、中共來賓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探尋產業數智賦能 共話高質量發展”——2025年境外媒體來賓行活動走進廣西來賓市,探尋產業數智發展。
圖為境外媒體在忻城繭絲綢產業園參觀。林馨 攝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的來賓市,資源優勢明顯,蔗糖產量分別占全區、全國糖產量的1/6和1/10;年木材產量400萬立方米以上,持續居全區前5位;重晶石、錳等7種礦藏儲量居全區首位。近年來,來賓市以數智賦能蠶桑、制糖、冶煉、鋁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16日下午,來自泰國、柬埔寨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21家境外媒體代表,走進素有“桑蠶之鄉”美譽的來賓忻城縣,了解一根絲的“智變”。在忻城繭絲綢產業園一期車間,工人忙著泡絲、絡絲、并絲、倍捻、倒筒、織造、印花等,將一根絲制作成一匹布。
廣西同益國絲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韋懿宸是產業變遷的見證者。她表示:“過去農民養桑蠶是靠天吃飯,縣里只有繅絲初加工,現在養蠶、生絲都變成‘技術活’?!痹摦a業園改寫了廣西無真絲綢智能化煉染印精加工生產的歷史,并帶動忻城縣及周邊桑園改良,每畝農戶收入提高50%以上。
圖為真絲時尚單品吸引境外媒體關注。林馨 攝由蠶絲打造的時尚單品吸引了境外媒體人關注。柬埔寨媒體人潘娜仔細挑選真絲圍巾準備送給媽媽,她表示:“真絲制作的時尚單品在國外很受歡迎,同時也能帶動中國農戶增收。”在柬埔寨也有很多農戶養蠶,她認為,忻城繭絲綢產業園發展模式值得借鑒。
“歡迎貴客忻城來,壯錦上面看花開;沒有什么好招待,山歌蕩酒請客篩……”在一首熱烈的山歌中,采訪團走進忻城縣“大夫第”,了解忻城壯錦織錦技藝。
老撾國家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馬諾利·科昆博里薩克表示:“這里的繭絲綢加工廠規模很大,應用的技術先進,讓人感到震撼。通過親身體驗忻城織錦技藝和實地參觀,我發現中國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方面做得很好。”
圖為境外媒體了解忻城壯錦織錦技藝。林馨 攝在來賓期間,境外媒體代表還將走進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了解“人工智能+”推進糖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參觀廣西三江口新區高性能紙基新材料項目,感知“人工智能+”推動傳統紙業升級轉型;前往象州縣體驗非遺古琶茶文化,在金秀瑤族自治縣了解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情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