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1月17日電 2023年臺灣“超級籃球聯賽”(SBL)被曝光存在打假球賭博,多名球員牽涉其中。臺北士林地方法院17日對該案宣判,涉案球員、助理教練等15人被判刑8個月至7年不等。其中涉案球員柯旻豪被判刑7年,他曾是2023年度SBL“最有價值球員獎”(MVP)得主。
綜合中央社、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道,SBL是臺灣半職業男子籃球聯盟,成立于2003年,現有裕隆納智捷、臺灣啤酒、臺灣銀行、璞園柏力力四支球隊。2023年第二十賽季比賽期間,球員吳季穎、柯旻豪以及塞內加爾球員斑霸等,在賽事中以故意失誤、離譜投籃等方式操控比賽結果,借此在非法網站下注獲取暴利。
臺北士林地檢署調查發現,這群球員自2022年底的第二十賽季熱身賽起便操控比賽。該賽季39場比賽中,至少有18場涉簽賭、7場涉“控分”詐賭,不法所得逾2000萬元新臺幣。有臺媒稱此為“SBL史上最大假球案件”。案件發生后,中國臺北籃協對吳季穎、柯旻豪等人處以“注銷注冊”“永不錄用”處分。
2024年2月,檢方依據相關規定,以詐欺、賭博等3項罪名起訴吳季穎等15名被告,并聲請法院沒收其不法所得。
臺北士林地方法院17日宣布該案一審判決結果,吳季穎被判徒刑2年,緩刑5年;柯旻豪被判徒刑7年;斑霸被判徒刑5年2個月,刑期執行完畢或赦免后驅逐出境。其余涉案人員分別被判刑8個月至5年不等。全案可上訴。
該案也引發臺灣社會對假球、賭球背后原因的廣泛討論。臺灣《聯合報》此前發表評論稱,籃球在臺灣體壇長期居于優勢地位,不僅資源傾斜度之多是其他運動項目無法相比,更囊括大部分體能天賦絕佳的運動員。“球員涉賭恐怕只是籃壇糜爛的冰山一角,仍須全面體檢尋求根治藥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