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至20日,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綜合集成應用發布會在拉薩召開。自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實施以來,共有3000多個科考分隊次、30000多人次深入高原腹地開展了覆蓋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推動世界級原創成果產出。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黨組副書記、廳長 鄒振宇:第二次青藏科考在亞洲水塔、高原氣候格局、多圈層立體觀測、水資源調控、生物多樣性、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科學數據,取得了6大基礎研究新發現,深化了對青藏高原水、生態、人類活動等的認識,提升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統科學基礎研究水平,為下一步深化相關領域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科研范式參考。根據科考成果,西藏形成了決策咨詢報告50余份,科考成果在20余個規劃設計中得到體現,應用到碳達峰碳中和、典型災害風險防控等30余項重大工程。
西藏采取“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等新型組織模式,部署實施了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預判與防治、生物安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青藏高原氣候變化應對、喜馬拉雅南麓生物多樣性調查與保護、雅江流域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冰川水資源變化與水資源保護、高原環境暴露與人群健康等重大科技攻關任務10余項,匯聚全國優勢科研力量開展集智攻關,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積極建設青藏高原科技創新高地,服務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總臺記者 陳琴 何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