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三年全市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綜述
2013年,我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權力運行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不斷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積極拓展村民監督委員會、鄉鎮公務接待“廉政灶”等省紀委推行的反腐倡廉14項制度,探索創新了基層信息公開鑒定等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強化了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制度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過程的治本功能得以有效發揮。
——強化制度落實,推進監督制約。推行村民監督委員會制度,實現了村級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協調和制約,有效減少腐敗問題的發生。全市建立村監委會1823個,化解矛盾4477個,監督村級重大事項2755起,糾正不合理事務708件。推行黨政主要領導向紀委全委會述廉制度,60多名領導干部向紀委全委會述廉。嚴格執行干部任前考廉制度,全年1324人次參加考試,8人因成績不合格被暫緩提拔。
——強化風險防控,促進廉潔自律。拓展基層公務接待“廉政灶”制度,將廉政灶制度向市、縣區機關和基層站所、學校、醫院延伸,制定印發《商洛市市直機關職工灶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和《公務接待服務指南》,市行政中心、7縣區政府機關和100個市、縣直部門全部建起“廉政灶”,公務接待費用大幅下降,有效解決了公款吃喝問題。推行電子化政府采購制度,全市完成采購項目8個,節約資金117萬元。深化重大建設項目派駐監督檢查組制度,派出監督檢查組128個,糾正問題67個,糾正違規資金144.53萬元。推行“統一布防、分級管理、定期預警”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排查廉政風險點5.3萬個,啟動風險提醒230多人次,有效預防了腐敗問題的發生。推行基層便民服務制度,全市共建立縣(區)、鎮(辦)、村三級便民服務大廳1900多個,方便了群眾辦事3萬多件。
——強化考評力度,推進案件查辦。推行鄉鎮辦案協作區制度,全市建立辦案協作區36個,有效提升了鄉鎮紀委辦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強了鄉鎮紀委的威信和影響力,基層群眾的滿意度不斷上升。推行辦案工作考核考評辦法,夯實了辦案責任,對案件查處、辦案質量、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等實行量化綜合考評,調動了各級查辦案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13年立案數較上年翻一番。
——強化制度創新,完善懲防體系。在抓制度拓展的同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不斷以制度創新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商州區創立的基層信息公開鑒定制度在全市全面推行,有效解決了基層信息“不公開”、“假公開”和事后公開的問題,遏制了基層腐敗。建立鎮(辦)監察室制度,強化對鎮辦政府機關、基層站所工作人員及村組干部的監督。商南縣探索建立廉政教育“大講堂+學分制”制度,舉辦廉政“大講堂”54期,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6480人次。洛南縣建立“人民監督哨”制度,在村鎮設立1至5名廉政監督員和聯絡員,增強了監督活力,促進了基層干部廉潔自律。
目前,居民監督委員會制度、信訪舉報民情直通車制度和民主測評政風行風工作意見等3項反腐倡廉制度積極推進。制度,正在為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扎緊“籬笆”。(商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