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楊林)民以食為安,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近年來,我市堅持將食品安全作為關乎民生的基礎工程,從健全監管隊伍、落實監管責任、開展專項整治、搞好技能培訓、加強宣傳引導等五個方面入手,強化措施,從嚴監管,全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推進改革,健全完善監管隊伍。去年10月,我市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實施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將質監部門的食品生產領域監管職能和工商部門的食品流通領域監管職能統一劃轉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目前市、縣兩級機構改革中的職能、編制、人員劃轉等工作已按期完成,七縣區均設立了食藥監局和監察大隊,在104個人口1.5萬以上和人口1—1.5萬且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鎮辦,設立了副科級建制的食藥監站,并在村、組聘請了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與此同時,注重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組建了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縣區檢測站,在47個重點鎮設立了檢測室,并在全市126個鎮辦農牧綜合服務站加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牌子,創立了以“政府負總責,三級有機構,監管到村組,監測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商洛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監管人員618人,其中市級100人,縣區部門215人,鎮辦監管站303人。
突出重點,全面落實監管責任。今年初,在中省倡導精簡會議的大背景下,市政府專門組織召開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及時貫徹落實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的最新精神,提出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全力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以此為契機,建立健全了全市15137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其中食品生產加工類1011家,經營企業10681家,餐飲服務單位3445家)的基本信息檔案,制定下發了《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辦理程序》,并設立了許可受理大廳。今年前7個月,全市共受理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申請1605件。
查打結合,扎實開展專項整治。今年以來,相繼開展了10次專項整治活動,有力打擊了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凈化了食品市場。在為期一個半月的“雙節”食品安全整治活動中,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6000余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戶1.1萬家,抽檢食品132批次,查辦案件148起,沒收銷毀過期不合格食品31種3700余公斤,順利完成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之后的第一次亮劍行動,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中,共檢查生產經營企業4922戶次,查處問題19起,責令改正12起。入夏以來,市食藥監、工商等五部門聯合開展了土特產生產經營市場專項整治,目前已檢查經營戶3056戶,責令改正39戶,查辦違法案件2起。近期,市食藥監局又聯合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毒豆芽、毒生姜和注水肉等問題,深入城鄉區域、農貿市場和村鎮集市,開展食用農產品專項監督抽驗,共抽查豆芽生產加工小作坊19家,生鮮豬肉生產經營單位7家,抽取樣品49批次,現已送往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待檢。
嚴格執法,注重新進人員培訓。針對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后新建機構崗位新、業務新、人員變動大等特點,組織編印了《商洛市食品藥品監管基層工作指南》,購置了《食品安全執法辦案常用手冊》,下發到全系統執法人員手中,并及時組織開展了新進執法人員執法證換證工作,極大地方便了基層新進監管隊伍的同志盡快熟悉掌握業務技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同時,制定出臺了《商洛市食品藥品行政執法案件查辦審批制度》,對食品安全監管執法行為進行了統一規范。
- 相關閱讀
-
商洛市政府辦傳達省委決定精神時要求堅決不碰八項規定“高壓線”
商洛之窗訊(楊林)8月22日,市政府辦召開全體干部職工會議,迅速傳達學習省委關于嚴肅處理西安市有關領導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的決定精神和市委有關要求。市政府辦黨組書記、市政府秘書長趙太平主持會議。...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