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周三啟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記者 汪 锳)交通運輸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不僅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還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有著直接影響。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研究交通運輸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與對策,建設節約型交通、發展交通循環經濟,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是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記者:燃氣汽車具有環保、節能、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推廣燃氣汽車是緩解大氣污染、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我市推廣燃氣汽車促進節能環保工作進展如何?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
周三啟:我市交通運輸系統以“市主城區公共交通新能源車替換”和“市主城區出租新能源車推廣”兩個綠色交通重點項目為抓手,逐步實施主城區公交車加裝天然氣燃料、市區出租車加裝、更新天然氣燃料車輛,限制和淘汰了技術等級低、能源消耗大的車輛,禁止排放不達標、尾氣污染嚴重的車輛從事營運。積極推廣節能、環保型車輛,鼓勵農村班線營運企業使用經濟適用型車輛,城鄉公交客運企業使用環保型車輛,長途客運線路和旅游車輛使用中高級車輛,鼓勵車輛加裝動能回收系統,推廣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等新能源車替換。截至2014年底,商洛市區319輛出租車全部更新為節能環保型燃氣車,103輛公交車中,更新燃氣車輛48輛,綠色環保車輛占46.6%。經測算,綠色交通重點項目的實施,年可減少氮氧化物0.3萬噸、一氧化碳1.25萬噸、顆粒物0.02萬噸的排放。
據有關部門測算,在商洛市區,一臺出租車運行一天,使用92號汽油約需30升,燃油費約180多元,而使用液化氣約需28立方,燃氣費約120元,可節約60元。減少一氧化碳排放80%,碳氫化合物減低60%,氮氧化合物減少30%,苯、粉塵減少100%,噪音降低40%以上。這樣,一年下來既可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又起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
根據各條公交線路上車輛的經營使用年限,隨著車輛的到期更新,再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全市公交車全部更新為節能環保型車輛。
記者: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服務等環節和領域,是如何體現循環經濟理念的?
周三啟:交通循環經濟是一種全新的交通增長模式。以循環經濟的理念指導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就是要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走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發展路徑,它是交通運輸行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運輸業的必由之路。建設優質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資源。例如,適度增加路面厚度是提高公路工程耐久性最為有效的途徑,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貫徹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加強全過程質量控制,鑄造精品工程。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在路面材料類型的比選中,因地制宜,路基筑路材料,可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瀝青路面改建可利用冷再生技術。重視公路養護特別是預防性養護。利用銑刨的面層料等固體廢棄物,作為瀝青路面日常養護料,實現資源節約和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加大了施工機械裝備技術改造、更新,推廣高效節能機電產品、太陽能供電顯示標志和工藝先進的施工加工設備。在瀝青生產中,應用了乳化瀝青技術,淘汰老舊瀝青加溫設備,采取了導熱油局部加溫取油技術,節能技術的應用,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環境。
記者:積極推進循環再生,集約利用交通資源,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周三啟:積極開展廢舊路面材料、廢棄輪胎、廢鋼材、工業廢料等的綜合利用;積極推進道路瀝青、水泥混凝土、鋼材等廢舊建材的循環再生。大力推廣礦渣等工業廢料的綜合利用。在實際交通建設中鼓勵對再生資源的應用,制定相應鼓勵性經濟政策。全面推動交通運輸業與其他行業之間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耦合,實現資源的循環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