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推進 “七五”普法工作綜述



記者王劍通訊員 曹文宏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強調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全民普法先行。2016年以來,商洛市“七五”普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依法監督支持下,在省委普法辦的精心指導下,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強勢推進,扎實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努力培育全民法治信仰,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全市公民的法律意識、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為“五個戰役”和“三個商洛”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夯實基礎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近年來,商洛市委依法治市辦公室始終把健全完善體制機制作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突破點,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工作機制、人才隊伍建設,保障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各級各單位分別調整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細化了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明確了行業系統普法工作分管領導、責任科室和具體辦事人員。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俊,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光照,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豫琦,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朱崇和,副市長雷雨等相關領導先后多次召開普法工作專題會議,研究推進“七五”普法工作和法治商洛建設。市政協主席高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劉淑慧等領導先后多次就加強和推進普法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并組織對全市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進行了專題視察調研和監督,并提出了很好的工作建議。我市還牽頭協調商洛市政府與西北政法大學簽署了法治建設市校戰略框架協議,搭建了市校在法治宣傳、依法治市、法律顧問、教育實習、崗位見習、法治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平臺。全市各級均將“七五”普法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實現了與全市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為全面實施“七五”普法工作奠定了基礎。
扎實安排部署。市縣區各級黨委、政府都高規格召開了“六五”普法總結暨“七五”普法啟動會議,對“七五”普法進行層層動員部署,及時制定了五年普法《規劃》,提請人大常委會作出了《決議》,明確了“七五”普法的目標任務、重點對象、方法步驟和工作要求,各部門單位也結合實際制定了五年普法規劃和年度計劃,確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計劃安排、有推進措施、有階段成效。全市“七五”普法中期督查中,市上成立了4個由廳級分管聯系領導帶隊的督查組,抽調相關部門縣處級領導及工作人員20余人,對各縣區和普法責任單位進行了全面督查檢查,收到了以查促改的目的。
健全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全市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商洛市黨政機關第一批“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清單》《關于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在全市推行了領導干部任前考法、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國家工作人員日常學法、法律顧問、法治培訓、法治講座、定期法律考試、任職法律考試等長效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了普法工作臺賬,落實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政協支持、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普法工作聯動機制,形成了普法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門一家“唱獨角戲”變為各部門“大合唱”的新格局。
加強工作保障。全市普遍建立了市、縣區、鎮辦、村(社區)、組五級普法宣傳組織網絡,共組建“三團兩隊”(政府法律顧問團、“七五”普法講師團、重點項目法律服務團、義務普法宣傳隊和法制文藝宣傳隊)240余個,有各類法治宣傳工作者400余人、普法志愿者2200余人,對500余名普法工作者進行了政治業務培訓,搭建了面向各類群體的普法宣講師資平臺。各縣區普法經費按人均1元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及時撥付到位。市級普法經費實現了足額保障,按需撥付,確保了普法工作正常開展。
抓點帶面
全民學法用法工作扎實開展
自“七五”普法工作啟動以來,我市不斷拓寬普法渠道,創新普法形式,以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為載體,突出抓好領導干部、國家公職人員和青少年三類重點對象法治宣傳教育,普法宣傳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抓關鍵少數,領導干部的法治理念不斷增強。圍繞提升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議事決策的能力水平,充分發揮商洛大講堂和各縣區法治大講堂等平臺作用。2016年以來,面向全市領導干部宣傳普及了《憲法》《監察法》《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20余部法律和黨內法規強化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落實常態化法治講座工作機制,開辟了法潤商山大講堂,堅持“菜單式”選課和“流動式”授課相結合,遴選出各類普法課題12類120余個,先后邀請各級普法講師團專家學者開展法治專題授課500余場次,現場聽眾達2萬余人。連續三年對全市所有縣處級領導干部和鎮辦黨政主要領導進行了法律政策集中培訓,組織全市千余名市管縣處級干部開展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暨2017年度法律知識考試,組織新任命的119名領導干部向憲法宣誓,對任命的115名市“一府一委兩院”工作人員進行了任前法律知識考試。
抓中堅力量,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圍繞提升廣大國家公職人員依法行政意識,以全體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為主體,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網絡紙質相結合、集中分散相結合、干部群眾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重點學習宣傳黨章、憲法、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四準則兩條例”等與黨員干部履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全面落實國家公職人員學法考法等常態化工作制度。組織490個單位9524名國家公職人員開展了《憲法》《公務員法》無紙化法律知識考試,組織5萬余名國家公職人員參加了全市“七五”普法暨憲法知識媒體競賽和憲法、監察法網上答題,開展了“與法同行”新媒體快樂普法大賽線上賽和線下賽,實行了網上學法考法全覆蓋,達到了以考促學的目的。
抓重要源頭,青少年學法用法工作扎實推進。圍繞提升青少年憲法法律意識,認真貫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依托法治主題班會、校園法律知識講座、法治德育課堂、憲法集體誦讀等校園平臺,扎實開展在校青少年普法講讀活動,提升了廣大青少年憲法法律意識。連續兩年開展了秋季“法律進學校”宣傳周活動,全面落實“八個一”工作任務,舉辦法治主題班會2450余場次、法律知識講座560余場次、法治實踐活動270余次、法治德育課堂1400余節次、校園欺凌防范3500余次、憲法集體誦讀380余次,開展校園法治文化活動130余場次、整治校園周邊環境820余次,掀起了青少年學法用法高潮。按照師資、教材、計劃、內容“四落實”的工作要求,為全市中小學校配齊了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共講授法治課3萬余課時。在商洛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商洛市“與法同行”新媒體快樂普法大賽線下賽,并在全省總決賽中獲得冠軍。
抓一般普及,全民普法工作同步推進。以“法律六進”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法潤商山”“法治宣傳商山行”等活動,突出學習宣傳與廣大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先后編印《商洛市“七五”普法知識讀本》2萬冊、征訂全國“七五”普法教材5萬余冊,憲法修正案頒布后,又重新修訂印發了《七五普法讀本》1萬冊,全部發放到干部群眾手中。開展以“遵守法律、誠信經營”為主要內容的“法律進工地、進企業”活動,共為商洛君威公司等50余家規上企業贈送各類法律書籍資料2萬余冊(份)。助力脫貧攻堅,開展法律扶貧活動,組織各級各單位深入全市701個貧困村(社區)開展了集中法治宣傳活動和“送法入戶”活動,共舉辦法治講座162場次、播放普法視頻26類495集,開展法律咨詢活動1200余場次,20余萬名干部群眾受到教育。
抓活動引領,各類法治宣傳活動成效顯著。以重要節會(日)和法律法規紀念日為契機,全市各級各單位先后組織開展了“春節兩會”“三下鄉”“國家安全教育日”“12·4國家憲法日”“3·8”“3·15”“6·5”世界環境日、“6·26”國際禁毒日、網絡安全法、法律扶貧、生態環境保護、市場秩序整頓等主題法治宣傳活動,認真開展了掃黃打非、拖欠農民工工資、未成年人保護、保密、消防等專項法治宣傳活動,先后開展街面集中宣傳20余場次、舉辦各類法治報告會70余場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6.5萬余份、解答各類咨詢1200人次,受教育群眾達20余萬人。市安監局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安全生產月暨安全生產日系列活動。市打非辦、市環保局每年都組織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和世界環保日集中宣傳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抓德法共治,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同步推進。充分發揮法治的教化和規制作用,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先后舉辦了全市道德模范、商洛好人、十大孝子等評選活動,市民政局舉行了“最美民政人”頒獎典禮,達到了宣傳好人、彰顯道義、弘揚法治的作用;丹鳳縣在村(社區)開展道德講堂、道德評議活動,柞水縣推行的“道德評議日”制度,先后舉辦道德評議會18期,參與群眾達1200余人次。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推廣“用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工作經驗,積極開展庭審直播和以案釋法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普治并舉
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商洛市扎實做好各類法治創建的頂層設計工作,起草了商洛市法治縣區、基層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指導標準和考核驗收指導標準,量化了重要行業領域法治創建活動指標,將各層級各領域法治創建和依法治理工作任務分解到年度工作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法治創建活動大力開展。印發了《關于做好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誠信守法企業”創建命名工作的通知》,對標用法成效,統籌考量,認真遴選,全市有173個村(社區)、86所學校、53個企業分別被命名表彰為市級“標準化重點民主法治村(社區)”“法治學校”“誠信守法企業”,有60%的村(社區)配備了法治副主任,丹鳳縣竹林關鎮丹水社區省級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丹鳳縣被表彰為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商南縣城關街道任家溝村、柞水縣營盤鎮龍潭村被命名為第七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法治陣地建設不斷拓展。大力加強法治宣傳陣地建設,按照“一體建設、分縣實施、整體推進、打造亮點”的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實施了以每個縣區建設2個縣級法治宣傳教育中心、5個法治文化廣場、4個法治文化景區、2個憲法主題公園、1臺法治文藝節目、7條法治文化街、7個法治創建示范點、7個普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田”為主要任務的普法依法治理提檔升級建設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在商州監獄、商洛市圖書館、柞水縣看守所等單位建立法治教育基地35個,確定各類創建活動示范點150余個,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聯系點600余個,確定各類創建活動示范點150余個,建設移民普法新區7個、法治文化大院15個,設置公路沿線法治宣傳牌26塊,拍攝普法碎戲5集(部)。
依法行政行為不斷規范。以創建“依法行政示范市”活動為抓手,積極開展“依法行政先進單位”“行政執法示范窗口”“依法經營模范企業”等創建活動,健全機構,完善制度,細化責任,強化考核,做到了人員、任務、責任和考評“四落實”。加強規范性文件審查把關,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各級黨委、政府工作規則和行政執法監督辦法,各級政府和組成部門均聘請了法律顧問,落實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健全了法律咨詢、專家論證、社會公示聽證制度。
依法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圍繞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組織各行政執法部門集中開展市場監管、環境保護、食品藥品、校園安全、非法集資、依法治訪及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等多層次多領域的專項治理活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通過專項治理,全市各級各部門依法行政的自覺性不斷增強,全體公民依法辦事和依法維權的意識不斷提高,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
創新載體
“互聯網+法治宣傳”全面覆蓋
商洛市不斷創新法治宣傳方式方法,深入推進普法陣地和“互聯網+法治宣傳”工作,使法律知識和法治觀念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夯實責任,法治宣傳效果不斷提升。全面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要求,制定印發了《商洛市黨政機關第一批“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清單》,對首批64個部門單位的具體普法任務(執法依據)、責任領導、責任單位、推進措施、協同單位等逐項予以細化,明確了各部門單位“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工作職責,落實了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負總責、業務科室直接推進的普法組織領導機制,進一步夯實了工作責任,確保了普法任務落實。
抓點帶面,法治文化氛圍日益濃厚。積極開展法治文化作品創作及展演展播,開展了“我與憲法”微視頻征集和“普法在路上”主題征文活動,共征集微視頻6部,征文108篇。拍攝制作普法短消息新聞視頻58條、專題片16個,全部在商洛電視臺進行了滾動播出。實施了以編印一套簡潔實用的“七五”普法讀本、宣傳報道10名普法模范或典型、刊登100篇以上普法依法治理稿件、巡回播放1000場法治電影、分級分批次培育1萬名“七五”普法骨干為主要內容的“一十百千萬”工程,掀起了普法宣傳高潮。創新形式,“互聯網+法治宣傳”實現全覆蓋。積極運用新媒體平臺,大力開展“網上普法”活動,鞏固傳統普法渠道,全市共依托電視、報紙、廣播開設各類普法專欄45個、刊發各類普法稿件2500余篇次,發布手機普法短消息20余萬條。積極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市、縣區普遍建成了法治宣傳“兩微一端”、開通了普法宣傳“今日頭條”號、建立了覆蓋縣區和部門等多個層面的普法依法治理微信群,先后推送各類普法信息2萬余篇。
示范引領,典型帶頭作用發揮明顯。借助報紙、網絡等媒介,策劃并組織開展了全市“十大普法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商州區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谷慶敏等10名基層一線優秀普法工作者被命名表彰為全市首批“十大普法模范”。推薦10名普法模范候選人參加了陜西省“首屆海普睿誠杯·十大普法模范”評選活動,1人榮獲普法模范榮譽稱號,1人獲得普法模范提名獎,展示了我市先進普法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七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在普法工作實現了四個轉變:一是在組織管理上,實現了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二是在普法模式上,實現了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三是在責任落實上,實現了從“一家普法”向“誰執法誰普法”的大普法格局轉變;四是在考核機制上,實現了普法軟任務向硬指標的轉變。目前,全市廣大公民法治觀念不斷增強,干部與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司法機關公正司法意識進一步增強,司法改革取得新進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