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大家談(一)
正在全市開展的“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是凝聚工作合力、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的現實需要,是堅持刀刃向內、解決突出問題的迫切需求,是踐行為民宗旨、增進民生福祉的應有之義,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自覺踐行“兩個維護”的根本要求。
為突出關鍵少數,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充分發揮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在作風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從今天起,本報按照商洛市“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領導小組的要求,開設“作風建設大家談”專欄,分期集中刊發一批黨委(黨組)書記“學、查、改、建”的好經驗、好做法。
以作風建設助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 趙軍
市紀委監委將加強作風建設作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的實際行動,作為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參謀助手、牽頭協調、督查督辦職能作用,全力推動全市作風建設取得新成效。同時,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扎實抓好機關自身作風建設,走在前、作表率。
全市作風建設大會召開后,市紀委監委立即召開常委(委務)會議,成立領導小組,印發《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方案》,對機關作風建設全面具體安排。市紀委常委會主動扛起抓作風建設的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抓好分管室部作風建設。先后召開紀委常委會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學習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和全市作風建設會議精神,增強思想自覺。把作風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查擺問題緊密結合,把查找作風建設“六個方面問題”納入組織生活會黨性分析,增強行動自覺。把問題導向貫穿作風建設全過程,堅持立行立改,鍛造過硬作風。堅持結果導向與過程管理相結合,先后修訂完善了《機關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工作暫行規定》《派駐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考核辦法》等,從源頭上完善作風建設長效常治的制度體系。
下一步,市紀委監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作風建設部署,緊扣作風建設“學查改建”四個關鍵環節、六個方面問題,把作風建設抓常抓長、抓實抓細、抓出成效。繼續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紀檢監察事業。創新培訓方式,加大全員培訓力度,不斷提升綜合履職能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和省紀委全會精神,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和派駐機構改革,提升“三化”建設水平,提升治理效能。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工作職責,深挖細查隱形變異“四風”問題,堅決防止反彈回潮。堅持反腐高壓態勢,持續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嚴格實行“一案三查”“一責雙問”“以案促改”,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把開展作風建設作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延伸和深化,建立查擺問題臺賬,列出責任清單,解決突出問題。牢固樹立為民服務意識,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上持續用力,堅決維護群眾利益。模范遵守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嚴格執行執紀審查紀律、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堅守執紀審查安全、紀律底線。堅持刀刃向內,嚴格自律,接受他律,強化干部管理,堅決防止“燈下黑”,努力建設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鐵軍。
以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彰顯作風建設成效
市委機關工委書記 王浩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市委機關工委將不斷深化對作風建設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以“講認真”的精神、“強擔當”的行動,把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以優良作風保障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
市委啟動“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工作后,市委機關工委高度重視,迅速動員安排,第一時間成立了工委“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領導小組,印發了“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實施方案,及時組織召開了動員部署會,對工委作風建設進行安排部署,將作風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工作要求、具體安排傳達給每一名黨員干部,使機關每名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市委這一決策部署的重大意義和必要性,自覺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嚴”起來。
市委機關工委對標要求,緊扣作風建設“學、查、改、建”四個關鍵環節,堅持把“學”作為基礎、“查”作為重點、“改”作為核心、“建”作為關鍵,一體推進、全面提升。在認認真真“學”上,聚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作風建設重要論述,學習領會好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明確的整體發展思路和工作任務,持續提高站位、增強素質、解放思想,不斷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在全面深入“查”上,堅持自查、評查、排查一體推進,按照市委書記鄭光照同志的講話要求,結合機關實際,把目前干部作風存在的“六個方面”問題,細化為二十五項具體的細小表現,制定了黨員干部作風建設負面清單,逐人逐項進行查擺,對黨員干部進行了一次作風建設的“全面體檢”。在全力以赴“改”上,堅持把問題整改貫穿始終,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制定作風建設個人問題清單,逐一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同時,就問題整改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相互幫助,定期評查、確保銷號,真正做到清單推進、立行立改,嚴改實改、真改徹改,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在破立并舉“建”上,堅持把制度作為作風建設的重要保障,以解決問題、務實管用、便于落實為導向,按照“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制度上有什么漏洞就完善什么制度”的思路,及時把好的做法經驗用制度固定下來,不斷強化作風建設的制度規范和剛性約束。
為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市委機關工委,圍繞工作職責,緊扣當前重點工作,及時把作風建設納入機關黨建重要內容,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及模范機關創建、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鞏固提升、黨建項目化管理等重點工作的全過程,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作風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市直機關黨員干部提振精氣神、淬煉好作風、展現新作為,以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成效彰顯作風建設成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一都四區”建設。
“學、查、改、建”一體推進作風提優
市教育黨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 胡棟梁
全市開展“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以來,市教育黨工委明確“一轉三提一爭”(干部作風得到根本性轉變、教育發展提質增效、學校管理提檔升級、黨的建設提標創優、追趕超越爭先進位)目標,一體推進“學、查、改、建”四項重點舉措,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優良作風,聚力將作風建設成效轉化為推動教育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
深入“學”,在解放思想、淬煉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堅持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學習日”制度,定期重溫“五項要求”和“五個扎實”等精神實質,組織黨員干部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等,印發《培訓工作方案》,實施5大類32個項目培訓,不斷提升“五支隊伍”業務能力。指導鼓勵市內各普通高中積極與域內外知名學校開展合作辦學,采用“雙向走入”模式,促進各普通高中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能力雙提升,我市7所學校與西工大附中、西安高新一中等學校開展了合作辦學。
全面“查”,在找準問題、增強行動自覺上下功夫。市教育局以6個方面、12個問題清單為突破口,建立了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探索推行縣區教育黨委和市直教育單位黨組織雙向評議作風建設情況,互相評查業務指導、服務大局、攻堅克難等方面的問題,組織領導干部深入一線,排查整改秋季招生入學、校外培訓、教輔資料征訂等工作存在問題。
從嚴“改”,在強化擔當、鍛造過硬作風上下功夫。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的“擇校熱”問題,市教育局明確中小學招生“二十條嚴禁”,建成中小學校招生入學網絡報名平臺、市級高中招生錄取網絡平臺,實現全市招生計劃、招生報名、錄取管理、學籍建立等信息共享、一體化管理。市縣教育部門聯動,實行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定措施、定時限“五定”工作機制。今年,全市共實施8大類309個教育建設項目,已下達中央和省項目建設資金41571萬元,占計劃總投資的74.61%。截至目前,已經完成建設項目252個,在建項目57個,新增學位8000余個。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辦成了校園環境治理、“雙減”任務落實、陽光便民考務等一大批家長社會關切、教育發展迫切需要的實事項目。
規范“建”,在常抓長效、完善制度機制上下功夫。市教育局修訂完善了學習管理、個人自學、集體研討、讀書筆記、學習獎懲等制度,以制度形式推進理論學習常態化、規范化。以轉變干部作風為目標,修訂工作紀律監督制度,始終保持紀律監督高壓態勢。以落實責任擔當為總攬,出臺干部工作管理制度,修訂完善《全市教育系統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工作方案》,形成鼓勵擔當作為、崇尚苦干實干的良好風尚。
全面鍛造過硬作風 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共商州區委書記 張國瑜
商州區嚴格按照市委要求,圍繞“學、查、改、建”,扎實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整治。
強化“六項學習”換腦子。緊扣“學理論、學政策、學法律”等六項內容,切實提升能力,增強工作本領。區委班子帶頭強學習、換腦子,常委會建立“第一議題”制度,區委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討16次,區級領導撰寫專題調研報告46篇。圍繞重點工作,編寫“口袋書”5大類10輯5萬余冊。黨員干部理論素養、政策水平、法律意識不斷提升。
聚焦“十個方面”找差距。全區干部圍繞“謀劃工作主動性”“工作標準意識”等10個方面找差距。堅持自查、評查、排查一體推進,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65場次,各級黨組織共查找問題5類600余個,科級以上領導查找問題1200余個。暢通線上線下問題反映渠道,引導群眾有序參與作風評查,收集采納群眾意見建議7類546條。通過多渠道、全方位查找問題,為下一步整改工作明確方向。
緊抓“六件硬事”驗作風。堅持“精準嚴實全面”,緊盯6件硬事,錘煉檢驗干部作風。一是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干部講黨課112場次,各級幫辦實事1.1萬余件。二是進一步嚴明住鎮住村工作紀律,2700余名鎮村干部堅持在心在位,扎實工作,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500余件。三是區級領導帶頭聯鎮包村,嚴格落實“人盯人”防搶撤防汛措施,劃分片區1147個,設立安置點1226個,累計投入2200余萬元,出動3200余人,迅速有力開展防汛搶險、災后重建等工作。四是以“強學習、抓項目”為手段,深入研究中央和省產業政策,圍繞“一都四區”目標,“3+N”產業發展方向,精心謀劃了一批新項目,今年115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五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421名部門黨員干部主動請纓分赴139個村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排查整改具體問題362件。六是扎實做好風險隱患排查和信訪輿情處置工作,化解信訪積案23件。
推行“八項機制”強保障。建立重點工作季度點評推進機制,評出正反面典型,倒逼縱向進步橫向進位。建立項目前期工作聯席會商機制,集中研判項目前期,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建立“6313”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全面鞏固脫貧成果。建立通報表揚機制,定期通報表揚先進典型,點名批評后進單位。建立“三色通報預警”機制,實施紅、黃、藍三色預警通報制度,并與年終考核、評優樹模相掛鉤。推行信息快速反應機制,嚴格執行鎮村組三級信息傳遞回應機制,收集解決群眾需求1450件。推行干部交流輪崗制度,出臺關心關愛干部相關措施,全面調動干事創業積極性。
以“趕考”精神推動作風建設一抓到底
中共洛南縣委書記 璩澤濤
近期以來,洛南縣委認真貫徹全市“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安排部署,一體推進“學、查、改、建”,切實解決深層次作風問題,以“趕考”精神推動作風建設一抓到底。
重塑形象提士氣。一是以學增信。實行“周學習、月研討、季調研”,縣委班子帶頭集體學習2次,鎮辦部門召開部署會議88場次、集中學習160場次、研討交流120余場次,持續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二是以勢賦能。組織開展“解放思想追趕超越”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深刻認識洛南發展的機遇和優勢、風險和挑戰、短板和弱項,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招引高層次緊缺人才。三是以改促干。聚焦“七種不良傾向”“六方面突出問題”,堅持對標自查、一線排查、多方評查“三措并舉”,實行縣級領導、部門、鎮辦“三線聯動”,深入一線聽民聲、訪民意、解難題,梳理涉及群眾利益問題565個、整改536個,以整改實效重塑洛南干部新形象。
聚力攻堅強擔當。一是樹立擔當導向。縣委班子以上率下、縣級領導以身作則,落實“一線工作法”,靠前指揮、推進災后重建、項目建設、風險防控等重點工作,營造擔當負責的良好氛圍。二是提升擔當能力。以鎮村班子換屆為契機,著力鍛造縣、鎮、村“三支攻堅鐵軍”。三是檢驗擔當實效。用群眾評價、工作實績檢驗擔當實效,真正把作風成效體現在工作落實上。
著眼長效建機制。一是抓住關鍵管長遠。建立正向激勵、反向倒逼機制,細化“三項機制”,實行重點工作、階段任務排名通報、獎優罰劣制度,綜合運用干部提拔重用、職級并行、年度考核等措施,樹導向、促實干。二是聚焦問題補短板。各級黨委(黨組)緊扣工作落實、便民服務、作風形象等方面突出問題,即改即提升,健全完善責任落實、考核評價、追責問責等機制,實現長效常治。三是常態督查抓落實。建立專班包抓、現場觀摩、集中攻堅機制,實行“周督查、月通報、季評比”,推動重點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埋頭苦干促發展。一是全力以赴抓救災。堅持縣級16名包鎮領導駐點指揮,9個部門全力包抓重災鎮,第一時間搶通水、電、路、信等基礎設施,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二是不遺余力惠民生。緊盯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扎實開展城市提升建設行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4件,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凝心聚力促發展。圍繞市委“一都四區”建設目標和“3+N”產業體系,落實重點指標、重大項目縣級領導包抓機制,緊盯年度目標任務,持續發力推進縣域經濟爭先進位。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洛南縣將堅持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發揚“勤快嚴實精細廉”優良作風,以作風建設實效,奮力推動洛南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