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段光耀 王凱)今年以來,我市堅持高位推動、大膽探索、多管齊下、破題攻堅,圍繞“一個中心”,堅持“兩輪驅動”,打造“三個載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圍繞鞏固深化改革成果“一個中心”。印發《2021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要點》,推薦山陽縣城關街辦卜吉河社區等3個村創建省級集體經濟示范村,向上級推薦改革案例7個,創建集體經濟組織聯盟、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的典型經驗在全省學習推廣;按期完成2020年度集體資產清查,把農村集體資產由村委會向集體經濟組織移交;對1295名村委會負責人、1271名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完成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資產20.57億元。
堅持“三變”改革和壯大集體經濟“兩輪驅動”。深化“三變”改革成果,扎實開展年度資產清查及數據復核修改,界定數據錄入,規范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健全檔案管理;舉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培訓兩期,幫助村干部學習掌握農村改革發展的新任務、支農惠農的新政策,增強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心和本領;全市符合改革條件的1271個村建立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1193個村集體有經營收益,其中,10萬元以上的村403個,占總數的31.71%。
打造組織聯盟、項目建設、集體資產平臺“三個載體”。在全省率先組建運行商洛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聯盟,選舉產生聯盟第一屆理事19人,聘用了37位企業家擔任顧問,吸納村集體經濟組織單位會員80人、個人會員6人,覆蓋全市7個縣區、52個鄉鎮,搭建集體經濟組織間互學互幫、互補共建的平臺;狠抓中央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建設和督導,每季度深入各項目實施村,從政策技術、市場預期等方面進行指導,開展往年中央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評估驗收,幫助項目實施村解決好集體經濟項目技術、管理及發展等方面問題,確保項目早日收益;推進全市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平臺建設,以鎮安縣為試點縣,逐步推進平臺使用,并在丹鳳、山陽、柞水3個縣啟動建設縣級產權交易信息化平臺,切實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監管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