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側記
本報記者 李 敏 黨率航 劉 媛
人勤春來早,開工正當時。2月8日,春節上班后第二個工作日,市委、市政府舉行2022年全市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向全市各級各部門釋放出大抓高質量項目、大抓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上午10時30分,市委書記鄭光照宣布開工令,標志著一季度市博物館等151個重點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當天,各縣區、商洛高新區也舉行了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重點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2022年,我市圍繞打造“一都四區”總目標,共策劃項目1022個,總投資4180億元,年度投資1170億元。全年安排市級重點項目九大類212個,總投資1758億元,年度投資523億元、較上年增長33%,預計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其中,產業類項目154個,年度投資336億元、較上年增長40%;基礎設施類項目58個,年度投資187億元、較上年增長22.3%。新建項目127個,年度投資229億元;續建項目85個,年度投資294億元。策劃市級重大前期項目八大類110個,總投資2650億元,較上年增加1350億元。納入省級重點項目46個,總投資705億元,年度投資136億元,項目個數和年度投資分別增長50%、43.6%。
為做好2022年重點項目建設,我市深入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堅持“項目線、企業線”兩線齊抓,快馬加鞭往前趕,全力沖刺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雙千億”目標。前期,對2021年觀摩項目進行了認真總結和集中展現,并篩選2022年重點觀摩項目4個,發揮比學趕超的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效應,激發縣區、部門項目建設積極性。加密集中開工,強化入庫納統,積極籌備季度開工活動,采取市縣部門聯動、集中密集開工等方式,以集中開工促項目建設,并強化“開工即納統”理念,力爭開工率與納統率保持同步增長。同時,創新項目管理,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建立以“五庫建設”和年度重點項目、重大前期項目為重點項目管理機制,不斷提升項目儲備、審批、建設等管理水平,確保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接替有序。
起步就是沖刺 奮進干好干快
當天上午,在開工活動市博物館項目建設現場,一排排挖掘機、渣土車整齊排列在兩端,參與市博物館項目的建設者們整裝待發、鉚足干勁,一片熱火朝天的氛圍,一派忙碌的景象。
市博物館項目緊臨北新街和江濱大道,總投資約5.3億元,年度投資3億元,已批復用地面積108.57畝。項目包含兩大板塊,其中市博物館項目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建設秦嶺自然人文、商洛歷史人文和名人專題展區等;商洛市游客服務中心和商鞅廣場及地下停車場項目地上建筑面積約9000平方米,地下約1.4萬平方米、車位350個。整個項目建筑設計靈感源自商洛的一級文物“夏代玉牙璋”,博物館中軸線造型源自漢代“商”字瓦當,屋頂是連接廣場與山頂的步道,立體城市的地形處理,形成觀山看水的城市陽臺。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網紅打卡地和獨一無二的城市文化名片,游客服務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城市旅游服務體系,停車場將有力緩解西門戶區停車難問題,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高質量的城市體驗。
市文旅局主要負責同志在現場表示,今年市文旅局將市博物館項目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建立項目日匯總、周交賬、月通報機制,實行清單管理、掛圖作戰,加快建設進度,高標準、嚴要求打造優質工程、精品工程。
強化要素保障 推動項目建設
打造“一都四區”,必須靠項目支撐,通過項目實現。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提出,要把今年作為“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集中優勢資源力量,集成政策疊加效應,以大項目、好項目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后勁。
我市堅持主要領導帶頭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做到重大活動親自參加、重要客商親自接洽、重大項目親自推動、重點問題親自協調解決。同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項目審批程序,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提高招商引資項目包辦、協辦、幫辦、代辦及跟蹤服務水平,切實當好五星級“店小二”,親商、愛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
“我們對照2022年重點項目清單,逐一梳理分析用地情況,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即受即審,應保盡保,加快推進中心城市規劃區土地征收,全力抓好金鳳山康養新區項目、李塬片區項目和商州區郭安溝建筑機制砂用花崗巖礦開發項目建設。將重點項目全部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做好項目選址和規劃審核等基礎保障工作,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加大土地報批、征收和供應力度,確保各個項目順利開工。”市自然資源局主要負責人在開工現場表態時說。
市工信局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年市工信局將積極實施“規模以上企業、新興產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過億元企業和鏈主龍頭企業”培育計劃,加大標準化廠房、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雙創”基地建設,推動產業鏈企業“入規、升高、上市、擴面”,形成骨干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葡萄串效應”,確保2022年全市新增標準化廠房35萬平方米以上,新入園企業60戶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戶以上、產值過億元企業10戶以上。
大抓項目抓大項目 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2月8日下午,柞水縣2022年一季度產業類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類項目開工活動分別舉行。今年,柞水縣圍繞木耳產業,謀劃了柞水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金柞水木耳深加工項目等一批木耳全產業鏈項目,帶動周邊鎮村牢記囑托,全力以赴推動全市木耳產業不斷提質增效,把木耳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據悉,柞水縣本次開工項目26個,總投資43.43億元。其中,金柞水木耳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5億元,年度投資1億元,將于2023年6月建成。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4億元,畝均產值480萬元。柞水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年度投資3.1億元,建設百萬袋木耳種植示范村、木耳加工車間、木耳大數據中心等。該項目以園區為載體,優化木耳產業結構,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帶動7000多名群眾鑲嵌在木耳全產業鏈上。
在山陽高新區項目開工現場,標準化廠房正在加快建設步伐。該項目由縣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度投資2.12億元,將于12月底前建成。建成后招引電子信息類企業5家以上入駐,可拉動投資2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600人。山陽縣本次開工項目32個,總投資174.6億元。
2月8日,商南縣以基礎設施類項目和產業類項目為主設置縣鎮兩級開工現場,縣級會場共設置縣雙創產業園1個主會場、硅科技產業園年產10萬噸高純硅等6個分現場,鎮辦及部門設置杜仲國際產業園等18個自行組織開工的現場。以年產500萬件冶金粉末汽車零部件等為代表的30個項目,涵蓋了工業、旅游康養、綠色食品、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民生六大領域,其中產業項目占比80%,總投資過億元的項目18個,年度投資過億元的項目15個。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將對商南縣打造“四大名城”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開工建設,為“十四五”時期商洛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當天,商州、洛南、丹鳳、鎮安和商洛高新區也同步舉行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這是凝心聚力建設“一都四區”的生動實踐,也是堅持項目線、企業線“兩線”齊抓,奮力攻克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雙千億”目標的具體行動。
新開工孕育新希望,好項目推動大發展。全市上下正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奮斗姿態,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迅速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確保首季工作“開門紅”,以優異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