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商洛市扶貧開發局局長羅存成
本報記者 馬澤平 張英
年初市上兩會提出,緊緊聚焦“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打好“五個攻堅戰”的要求,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加快“三個商洛”建設,實現追趕超越的首要任務。今年,我市脫貧攻堅面臨現狀怎樣?將會采取怎樣的措施“啃下扶貧硬骨頭”?就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商洛市扶貧開發局局長羅存成。
記者:去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市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效?
羅存成:2016年,全市扶貧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講話精神和中省脫貧攻堅工作部署,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年底全市20.41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163個貧困村如期退出,超額完成減貧任務。
一是實施精準管理,筑牢了脫貧攻堅基礎。全市按照“八個搞清楚”要求,駐村逐戶核實信息,完善數據,健全臺賬,全市共識別貧困人口16.12萬戶49.03萬人,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了動態管理脫貧信息平臺。二是創新扶貧模式,破解了產業發展難題。積極探索推行了“三帶一創”產業精準脫貧模式,得到中省充分肯定,全省產業精準扶貧現場會在商洛召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批示,“這樣的方式有利于穩定脫貧,值得總結推廣。”三是深化金融扶貧,加大了扶貧投入力度。全市共建立扶貧貸款儲備金2.4億元,發放扶貧貸款12.33億元,滾動投放扶貧互助資金479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國開行融資70億元支持全市7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已落實首批貸款資金35億元,開發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得到了國家開發銀行的肯定。四是強化政策保障,促進了社保兜底脫貧。全市共救助各類貧困學生46.68萬人次,實施職業技能培訓4.73萬人,實用技術培訓9.5萬人次。全市共實施農村低保4.01萬戶10.29萬人、特困人員供養1.77人、臨時救助1.66萬人次、醫療救助5.43萬人次。五是開展駐村扶貧,提升了幫扶工作成效。集中組織市縣區抽調市縣鎮3.21萬名干部組成1010個脫貧攻堅工作隊,包扶701貧困村16萬戶貧困戶,投入幫扶資金4.65億元,實施幫扶項目6552個,為貧困戶辦實事10.43萬件。六是堅持黨建領航,推動了脫貧責任落實。市委實施脫貧攻堅“十百千”工程,從市直選派了10名副縣級干部到縣區掛職副書記或者副縣(區)長,選派了100名副縣級后備干部和優秀年輕科級干部到98個鎮掛職副書記或者副鎮長,選派1280名優秀黨員干部掛職貧困村“第一書記”,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記者:目前我市還有多少人處在貧困線以下,當前脫貧攻堅還存在那些困難和問題?
羅存成:我市是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六縣一區均是國家重點貧困縣,脫貧攻堅工作越往后,越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現在還有548個貧困村29.68萬人處在貧困線以下,今年計劃脫貧332個貧困村16.98萬人。
和周邊兄弟市相比,我們任務還很大,目前產業扶貧相對載體較少,帶動能力較弱,成為制約脫貧攻堅的最大瓶頸。其次,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大,貧困群眾自身發展信心和內動力不足。近年來,在檢查工作中,我們也發現,少數包扶單位幫扶措施不精準,駐村干部幫扶動力不足,這也影響著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
記者:今年是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之年。我市將有哪些怎樣開展扶貧工作?
羅存成:今年全市將深入學習中央關于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和汪洋副總理來商調研時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拿出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韌勁,加大力度、加快推進“八大脫貧行動”,堅決打贏這場不能輸的戰役。一是實施產業支撐脫貧行動。全面推廣“三帶一創”產業精準脫貧模式,結合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已有基礎,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把所有產業脫貧戶都系在產業鏈上,不斷夯實脫貧攻堅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