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韓娜娜)電動車占道亂停、寵物狗狂吠擾民、流動攤販管理難……出現這些情況怎么辦?小區網格員通過手機信息終端傳達到社區信息指揮中心,市場監管、城管執法等行業部門收到信息,第一時間前來解決。
近年來,丹鳳縣以“民有所呼、我有所行”為宗旨,創新推出組織聯建、網格聯管、服務聯抓、環境聯治、隊伍聯育、效果聯評“六聯共治”模式,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丹鳳縣堅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構建起“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通過吸納轄區單位、物業企業等21個行業部門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推動26個社區黨組織與141個單位開展結對共建,實現了資源共享、陣地共用、服務共做。鳳冠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存富說:“現在社區工作不再是單打獨斗,有了共建單位的支持,我們服務群眾更有底氣了。”
“以前反映問題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只要在微信群里說一聲,馬上就有網格員上門解決。”家住鳳冠新城的王大爺對社區服務贊不絕口。丹鳳縣將城區劃分為173個一般網格、689個微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89名,搭建三級網格化指揮中心,實現問題早發現、早處置。同時改造提升社區活動陣地,建成樂享鄰里、社區食堂等特色場所,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務。
“紅色物業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看著煥然一新的小區環境,原“三無”小區居民張阿姨豎起了大拇指。丹鳳縣創新“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服務模式,創建4個“紅色物業”黨支部,為19個“三無”小區提供兜底服務。通過開展“關愛空巢老人”“暖心陪診”等志愿活動220場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50個,真正把溫暖送到了群眾心坎上。
漫步在丹鳳縣城區,整潔的街道、文明的氛圍讓人耳目一新。這得益于“美麗丹鳳”建設的持續推進。各級黨組織設立235個黨員責任區,帶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同時,通過開展“五學五樹”主題實踐,評選“最美家庭”“最美快遞員”等先進典型,推動移風易俗。社區運動會、文藝演出等活動的常態化開展,讓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