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楊俊)11月16日,筆者從丹鳳縣政府辦獲悉,近年來,丹鳳縣堅定不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水污染防治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底線任務,堅持系統治理、源頭管控、生態修復多措并舉,推動區域水生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一江清水永續北送”提供了堅實保障。
丹鳳縣相繼出臺《碧水保衛戰實施方案》《丹鳳縣丹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實施方案》《丹鳳縣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文件,明確任務書與路線圖,不斷完善日常監管、調度、考核等工作機制,健全河(湖)長制責任體系,縣、鎮、村三級河長職責得到夯實,保障了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丹鳳縣全面推進水污染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大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積極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今年全縣糞污資源化利用率穩定在90.12%,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8.2%,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分類提升整治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3座,新建鎮級污水處理廠6座,2座鎮級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鋪設污水管網超200公里,縣域污水收集處理效能不斷提升。對入河排污口實施“一口一策”精細化治理,目前,丹江干流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100%,支流整治完成率達95.09%。建立健全村莊保潔長效機制,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力度,目前,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的行政村占比已達95%以上。系統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十四五”期間,丹鳳縣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0.94平方千米,實施封育保護與封禁治理18585.71平方千米,區域生態功能顯著增強。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入開展地下水專項整治行動,核查完善地下水取水工程信息11303個,將年用水總量控制在4000萬立方米紅線以內,實現了水資源從取用到保護的閉環管理。完成石槽溝水源地水質專項調查和1個縣級水源地、6個鎮級水源地劃界立標工作,定期對生活飲用水進行檢測,丹江丹鳳下斷面和雷家洞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各支流水質均滿足水功能區劃要求,龍潭水庫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丹鳳大地生動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