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陸付強)近年來,商南縣以營商環境突破年為契機,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驅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著力構建“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全鏈條體系。近3年,全縣商標有效注冊量、專利授權量分別實現年均增長24.3%和10.87%,高價值專利持有量穩居全市前列。
商南堅持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專班,健全聯席會議制度,為工作高效開展提供堅實組織保障。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四進”宣講活動和“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指導9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22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積極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虎之翼科技公司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陜西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成立“虎之翼研究院”“職工創新工作室”等創新平臺,為全縣培養知識產權人才隊伍提供智力支撐。實施知識產權特派員聯系制度,指導企業科學規劃年度專利申請目標。今年以來,新增專利授權28件,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30件,有效發明專利62件,新增高價值專利2件,企業創新意識明顯增強。
商南完善縣、鎮、企業三級管理網絡,設立12個維權援助服務站點,推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檢合一”集中辦案模式,構建“司法審判+行政執法+快速維權+行業自律”的多元保護體系。案件辦理中,嚴懲侵權與檢察建議合規并重,構建起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累計受理咨詢136件次,協調處理問題15件次,調解糾紛11件次,基本實現“零成本投訴、零障礙服務、零距離維權”。立足三省交界地理特點,與河南省淅川縣、湖北省鄖陽區簽訂三省三縣區跨區域聯動執法合作協議,聯合開展市場主體登記事項公示信息、食品安全、知識產權保護等“雙隨機”執法檢查3次,檢查食品經營戶25家、知識產權企業12家,逐步健全源頭追溯、信息共享、執法聯動等長效機制,凝聚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商南還通過“商標興企富農”等活動,指導“商南茶”農產品地理標志向地理標志產品轉化,助力商洛秦嶺泉茗茶業有限公司獲評“陜西好商標”、“雙山”等商標被認定為“商洛老字號”。今年以來,商標注冊申請148件,注冊137件,累計有效商標注冊量達2625件,其中涉農商標768件,以品牌化發展和市場化推廣帶動商南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搭建銀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接橋梁,力促企業“知產”變“資產”、“專利”成“紅利”。成功指導虎之翼科技公司以76件專利質押獲得融資貸款1500萬元,創下商洛首筆及單筆最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紀錄,為科技創新注入強勁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