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兀 琦)今年以來,商南縣始終把干部作風能力提升作為重要任務,錨定“四大名城”建設目標,推動作風建設從“專項整治”向“常態長效”深化,從“干部塑形”向“發展賦能”躍升,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商南縣始終把政治能力擺在干部能力建設首位,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出鞏固主題教育成果66條措施,創新班子帶頭領學、教學視頻導學、集中討論研學、聯系實際深學、練兵比武競學、理論宣傳講學“六學”模式,建立“五類臺賬”,開展各類學習宣講、研討測試880多場。開展“鑄魂、淬煉、賦能、強基、提質”五大培訓工程,10名縣委常委帶頭授課,邀請34名省市縣專家教授、36名部門負責人集中授課,培訓全縣科級以上干部954人次。打造黨性教育基地7個,常態化開展現場教學、警示教育,推動年輕干部下沉一線,參與產業鏈與項目實踐,在學踐中淬煉成長,筑牢發展根基。
商南縣聚焦高質量發展需要,完善一線練兵、專業提能、實績晾曬等工作機制,全面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深化“五個到一線”活動,778名黨員干部領題調研,解決急難愁盼問題998個,5348名黨員干部在防汛救災、應急處突等重大工作中沖鋒在前,選派584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任務一線任職掛職、淬煉本領。圍繞鄉村振興、新質生產力等主題,舉辦“商南大講堂”17期,聯合高校舉辦優青班、中青班和高層次人才研修班7期313人。制定干部個人發展規劃,建立成長全周期檔案,助力年輕干部成長為堪當發展重任的中堅力量,助推本地發展。
商南縣堅持以嚴管塑清風、以厚愛聚合力,營造既規范有序又充滿活力的干事環境。建立干部作風問題收集提醒、風險預警與暖心回訪機制,實現剛性約束與柔性關懷深度融合,選聘35名特邀監督員,跟進重點工作開展作風專項研判。扎實開展清理違規借調,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公車公房使用、公務接待等專項整治,追回欠薪和企業拖欠工資292.01萬元,化解“辦證難”房屋1006套,節約就醫費255.5萬元。樹牢“以實績論英雄”的導向,落細關心關愛舉措,實行獎勵性績效獎金向基層傾斜,有效提振干部干事熱情。
商南縣將作風建設融入發展實踐,以實干實績檢驗作風成效。推行縣級領導包解難題、審批部門包辦手續、責任單位包抓進度、業務骨干包聯服務“四包工作責任制”,明確10名縣級領導包抓10條產業鏈、116名部門骨干包聯139個項目、24名局長行長包聯34個企業,常態化服務企業、宣講政策、紓困解難,解決項目推進難題201個。打造“紅心辦、商易辦、幫代辦、限時辦、廉潔辦”營商環境品牌,聘請50名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創新開展百名客商評議百名干部“雙百雙評”活動,輪崗交流67名任職滿5年以上股室長。組織縣鎮村“三級干部”常態化開展“叩門問需”活動,承諾辦結“一年十件實事”128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