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林 宏)今年以來,山陽縣錨定“塑造政治過硬、作風優良的黨員隊伍”目標,嚴把發展質量關、構建多元培訓體系、激勵黨員作用發揮,推動全縣黨員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全面過硬。
強化“精準選苗”,把好黨員發展“質量關”。山陽縣通過黨組織推薦、群團組織推優、黨員群眾評議等多元方式,按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1:3的比例,將各行業各領域優秀分子納入考察范圍,上半年儲備入黨積極分子486名,構建起梯次銜接的培養格局。嚴格落實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從入黨申請到預備黨員轉正,每個步驟都明確標準、留下痕跡,確保程序規范、質量過硬,不斷增強發展黨員工作的透明度,促進發展黨員工作的民主化、公開化。制定印發《2025年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將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232人逐級精準分解,注重向青年和產業工人、農民等重點群體精準分配,同時向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等領域和基層生產工作一線傾斜,真正把發展計劃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強化“多元培訓”,鼓足黨員干事“精氣神”。山陽縣緊扣《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要求,制定并印發《全縣黨員隊伍“分級分類、集中培訓”(2025—2028年)實施方案》和《2025年全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方案》,科學設置縣級黨員教育培訓7個班次、行業部門黨員教育培訓6個班次,切實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線上依托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將“固定學習日”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深度融合,組織集中學習72場次、培訓村(社區)“兩委”干部1497人;線下深挖縣黨性教育中心、袁家溝紅色教育基地等資源,通過案例教學、現場教學、實景體驗等方式,推動理論學習向實踐鍛煉轉化,累計接待70多批次,2000多人次接受黨性教育。同時,積極對外交流,拓寬視野思路。借助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和蘇陜協作契機,與東部發達地區高校干部培訓基地深度聯動,選調49名一線黨務干部赴浙江大學開展專題培訓,重點研習黨務實操、黨建品牌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慧黨建等內容,助力黨務干部在學習中開眼界、拓思路、謀發展。
強化“聚力賦能”,推動黨員作用“見實效”。山陽縣完善“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實施辦法,劃分基層治理網格5151個,發放“黨群聯心卡”10.5萬張,推行“四個工作日”機制,健全問題收集研判、街道協調調度、部門協同處置、結果及時反饋、督導考核評價工作流程,累計調處解決群眾訴求和各類矛盾150多件,整改影響群眾居住生活的違規問題12項。引導黨員干部將防汛搶險救災作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提升作風能力的“實踐考場”,劃分黨員責任區1568個、組建突擊隊258支,完成緊急避險轉移3120戶6274人、安置1184戶3553人,以責任擔當和實際行動構筑“紅色堤壩”。組織黨員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員網絡行為規定》,引導黨員自覺遵守黨規黨紀,印發《黨組織和黨員在網絡空間發揮作用任務清單》,鼓勵黨員在網絡上主動發聲,宣傳黨的政策、傳播黨的聲音、弘揚正能量,建立健全黨員網絡行為監督管理機制,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