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姜 勇)9月28日,筆者從柞水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獲悉,今年以來,柞水縣錨定農機安全生產核心目標,以“聯動化、精準化、服務化、長效化”四維舉措為抓手,推動農業執法檢查從“全面覆蓋”向“精準高效”升級。
柞水縣針對“農機類型+作業場景”分類施策,對全縣12臺拖拉機、1臺聯合收割機等核心作業機具,開展“錯峰檢查”4輪次;對161臺補貼機具等重點對象,逐一核驗登記備案、年度檢驗、溯源追溯全鏈條信息,實現重點機具核查率、信息核驗準確率雙100%。
柞水縣創新建立“紅黃綠”三級風險管控清單,對2臺紅色高風險機具實行“月巡查+強制檢驗”閉環管理,5臺黃色中風險機具開展“季核查+預警整改”跟蹤服務,166臺綠色低風險機具落實“年度抽檢+信用激勵”正向引導,差異化監管模式實現全域覆蓋、精準發力。
柞水縣重點核查拖拉機號牌真偽、制動系統性能、載人載物合規性,累計查處私自加胎、加高貨廂等非法改裝行為3起;聚焦聯合收割機作業現場,檢查切割器鋒利度、防護欄穩固性等安全裝置,排查并整改違規拆除防護設施等重大隱患8處,現場整改率達99.2%。
柞水縣圍繞春耕、秋收兩大農時關鍵期,組建專項執法服務隊,深入2家農機合作社、32戶種植大戶,對20余臺待投入作業的農機具開展“上門預檢”,提前排除故障隱患;在農作物收種間隙,對58臺高頻作業、高損耗農機開展“回頭看”復查,前期發現的3處隱患全部整改銷號,確保農時作業“零中斷”、安全生產“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