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費上調仍在繼續。
第一財經記者從快遞公司處了解,除了此前的浙江和廣東兩地,近期湖北、天津、山東以及遼寧等地陸續宣布上調快遞費。
以黑龍江為例,9月15日和16日,圓通在內的多個主流快遞品牌都發布了公告,稱為回歸理性良性競爭,自9月20日凌晨起黑龍江地區將結合企業成本對收件價格進行上調,同時庫存單需要補差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調快遞費不僅能緩解虧損壓力,對于困擾行業許久的“價格戰”也有改善作用。
漲價后網點變化明顯
對于漲價,一線網點喜聞樂見。
義烏一家快遞網點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8月上調快遞費后,網點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最主要的變化是,網點虧損已經有明顯改善。該網點負責人李琪(化名)表示,“據我了解,近半年,部分義烏快遞網點虧損金額較大,一個月可能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這波漲價后,虧損也得到了改善。”
經營情況改善也帶來了現金流的好轉,李琪表示,義烏不少網點規模非常大,部分網點每月單量可能超過千萬件。假設快遞價格上漲0.1元,這類大網點一個月就能有100萬流動資金。如果沒有漲價,網點依然面臨著較大的流動資金壓力。
此外,李琪認為今年以來義烏有不少網點倒閉,或者存在欠薪問題。漲價之后,網點經營以及員工福利也能保持穩定。
但客戶是否接受網點上調價格?李琪表示,如果所有品牌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整價格,從客戶角度來看問題不大。
某快遞公司地區負責人王明(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快遞單票費用上調由郵管局牽頭、所有的快遞品牌一起推動。
據王明了解,廣東地區上調快遞費較早,單票漲幅也較大,每票上漲約0.4元。除了規定單票漲幅額度外,當地還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確保快遞漲價能夠落實到位。
隨后,浙江地區跟進。根據實際情況,浙江地區的快遞單票費用在上調了0.1元的基礎上,后續再次上調了0.1元,一共上調了0.2元。對此王明表示,“從市場反饋看,沒有快遞品牌或者網點不希望上漲費用。”
上調費用給行業帶來的正向影響十分明顯。王明表示,“漲價后,網點的自我造血能力和生存能力有明顯加強。”此外,末端保障也得到了改善。“上調價格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末端一線工作人員的福利,以及將福利落到實處。”
在他看來,快遞價格上漲后,會改善很多問題。“價格越穩定對整個行業越好。價格不穩網點必然也會出現經營不穩定以及經營壓力帶來的現金流枯竭等問題,甚至導致末端工作者福利無法完全保障的情況。經過價格管控,這些問題都會改善,對整個行業口碑和正向發展有利。”
漲價是大勢所趨
記者了解到,在上漲費用后部分網點存在返還費用給客戶以拉攏客戶的情況。
對于目前市場上存在的為維護客戶漲價后再返利的情況,李琪表示這類情況屬于少數,整體可控,“漲價后客戶相對穩定。例如我的網點有超過2000個電商客戶,這種規模的客戶量確實有因為上調價格發生變動的,但至少90%的客戶是穩定的,剩下的小摩擦也會在其他網點或者城市上調價格后改善。”
王明表示,“個別品牌和網點的手法并不會影響整體市場價格的上漲。”在他看來,上調費用勢在必行,一是國家郵政局多次強調營造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環境,業內也有漲價的鋪墊。二是上調價格的同時有關方對有議價權的大客戶進行了協調,“是各家一起漲價,并非針對個別客戶單獨調整,客戶最終能夠接受。”例如部分電商客戶在全國多地都有倉庫,部分地區率先調整快遞費后客戶可能會選擇未漲價的地區發貨,上調快遞費的范圍逐步擴大后,這類客戶也會回流。
上調價格能否讓價格戰停止?上述負責人表示,相信會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放緩市場競爭,也需要從業者根據情況進行調節。
另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行業普漲才能營造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環境,“否則差價大到一定程度,黃牛就會有利可圖,把非本地的件拉到價格洼地去發,對當地電商產業也有影響。”
監管機構也十分關注快遞行業價格競爭的問題。7月2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快遞企業座談會,就依法依規治理行業“內卷式”競爭,強化農村地區領取快件違規收費等突出問題整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座談交流。會議指出各企業負責人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引領業態發展,積極推動解決“內卷式”競爭和農村地區領取快件違規收費等突出問題。
從實際情況看,今年快遞業的價格戰仍在繼續。四川一網點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快遞業的內卷不僅是同行間為了獲客降低費用,網點也會被動內卷,“以前0.8元或者0.9元的快遞價格只是面向一天發幾十萬件的大客戶,但中小客戶了解情況后也想要這種價格,因此虧損比較嚴重。”
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快遞業務量繼續保持良好增速的同時,業內的“量價”倒掛極其明顯。尤其是加盟制快遞“內卷式”競爭愈演愈烈,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運營及網點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此外,快遞員的保障機制亟待提升,快遞員收入和派費標準都處于極其不平衡狀態。營造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環境的關鍵在于改變行業競爭邏輯,從“以價換量”轉向“以質取勝”。
趙小敏預計,價格上調將會持續,“國慶節前后,快遞漲價或能在全國落地,未來行業受到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的共同影響,最終指向多方受益的局面。”他表示,目前快遞行業前八名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85%,此次集體漲價意味著快遞行業正式進入“存量優化”階段,價格戰最終會從價格的競爭變向價值的競爭。從趨勢看,在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價格會逐步上調。但在上調過程中,會出現并購、整合、重組的情況,部分從業者會退出,行業集中度可能提升。另一方面,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力度會加大,服務能力、解決方案都會優化,同時快遞員的收入與派費機制也會改善。此外,對消費者而言只要價格上漲,包容度就會立刻降低,服務品質必須同時提升。
作者:陸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