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15日電 (梁欽卿)記者15日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重慶圍繞企業跨省經營發展,重慶深化市場準入“異地同標”,川渝地區企業和群眾異地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從“兩地跑”變為“就近辦”“網上辦”,累計互辦互發營業執照871戶。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立偉介紹,為破除市場隱性門檻,常態化開展川渝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交叉互評,發現并糾正招標采購、招商引資等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76件,避免地方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在監管執法方面,川渝兩地正在推動“標準一樣、響應同步”。比如,重慶出臺了28種常見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裁量規則,對食品安全、價格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問題,根據危害大小、當事人配合程度,科學確定處罰尺度,既防止“過罰不當”,也不讓違法者有機可乘。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重慶構建“渝悅易企辦”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對企業開辦、變更、遷移、注銷等事項進行了流程再造,優化“一件事”聯辦服務。目前,新設企業一日辦結率99.99%,全程網辦率99.61%;經營主體的數量從五年前的300萬戶增長到目前的383萬戶,創業創新的便利度和積極性顯著提升。
針對個體工商戶發展需求,重慶實施了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在規模提升方面,推動1.23萬戶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在資金支持方面,通過信用融資渠道為個體工商戶提供250億元資金保障,一系列舉措為個體工商戶實現“穩經營、擴規模、促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五年來,重慶一體推進質量強市、標準強市建設,建成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3家、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80個,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23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876項,發布軌道交通、養老服務等地方標準962項,通過質量管理、品牌建設、檢驗檢測等幫扶,培育一批質量示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質量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