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南澄邁10月19日電 (陳英清)10月17日至19日在海南澄邁舉行的2025中國·澄邁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浙瓊合作產業園零碳園區揭牌成立。
圖為浙瓊合作產業園零碳園區揭牌現場。 澄邁縣委宣傳部 供圖浙瓊合作產業園零碳園區總用地面積約2613畝,總體布局以生物質熱電聯產為核心能源樞紐,整合農光互補光伏、分布式光伏及微風發電等多種清潔能源資源,實現多能互補,搭建可溯源的綠電供應鏈,助力企業突破國際碳壁壘;以聯動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合作為抓手,推動碳核算、碳足跡國際互認,為企業提供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機會。
該園區依托海南老城科技新城規劃建設,以“園中園”模式申報為國家級零碳園區試點,重點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三大綠色產業板塊開展招商與產業定位。
其中,新能源板塊以生物質發電、綠色電池、分布式光伏為主要方向,致力于形成上下游完整的綠色能源供應鏈體系。新材料板塊重點發展玄武巖纖維、綠色建材、輕質合金等低碳材料,推動材料制造向高強度、輕質化、可回收方向演進。高端裝備制造板塊聚焦新能源汽車、精密制造、自動化裝備等領域,打造“車-電-儲”(整車、電池、儲能系統)一體化產業鏈。
截至目前,該園區已規劃引進2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約151.13億元,其中6個項目已完成簽約。作為能源核心的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預計2025年底開工建設,2027年建成投產。
園區揭牌之際,中國能建、雅邦集團、中材節能等首批意向入駐企業代表現場簽約。多家企業表示,未來將利用園區提供的綠電直供、碳足跡認證、國際認證互認等優勢資源,重點布局電池、新能源汽車、綠色建材等低碳制造及出口業務。
澄邁縣委書記盛勇軍表示,澄邁已與中國能建等行業龍頭成立了聯合推進專班,在政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上,形成了強有力的組織與機制支撐,攻克了能源規劃、碳中和路徑、碳核算模型等關鍵難題。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劉旭紅建議,園區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投入,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儲能和氫能利用、碳捕集與利用(CCUS)等重點領域,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推動數字化賦能,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園區能源調度與用能效率;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推動制造業向綠色化方向升級。
建成后,浙瓊合作產業園零碳園區預計年生產綠色電力6.4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達96.2%,遠超國家級零碳園區建設的基礎標準。據測算,該園區消減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減少26.78萬噸碳排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