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0月20日電 (記者 孫玲玲)由南開大學與韓國崔鐘賢學術院共同主辦的天津論壇2025,于19日至20日在天津舉行。論壇期間發布的報告《中國與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入境旅游發展與合作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全球旅游業強勁復蘇,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成為重要基石和引擎。
報告援引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數據稱,2024年全球國際游客總量達14.5億人次,其中亞洲地區以3.23億人次位居前列,占全球總量的22.3%。2024年,中國出境旅游支出增長30%,已成為推動全球旅游收入突破2萬億美元的核心動力。
報告指出,2024年,亞太地區旅游總人次增速遠超其他地區,達到95.6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為1.95萬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6.4%。世界旅行及旅游理事會(WTTC)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旅游業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3.7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9萬億美元),占全球旅游GDP的10.3%,并創造8300萬個就業崗位。報告認為,中國的引領作用尤為突出,一個多層次、高韌性、充滿包容性與可持續性的亞洲旅游新格局正在形成。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出入境旅游呈現出新動力和新特征。入境游客的興趣點正從歷史古跡與自然風光,拓展至現代都市生活,游客不再滿足于被動觀光,而是尋求融入當地現代生活的沉浸式體驗,更傾向于“城市漫游”和“社交分享”,而非單純的“打卡古跡”?!癈hina Travel”話題在海外社交媒體播放量突破85億,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入選海外游客“最想去的亞洲目的地”TOP20。
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入境總人次達1.32億,消費總額約942億美元。世界旅行及旅游理事會(WTTC)預測2025年中國入境旅游收入將增至8800億元人民幣(約合122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30%。
在此背景下,中國與亞洲各區域的旅游合作持續深化。報告梳理顯示:2024年,中國內地接待俄羅斯入境游客150.35萬人次,同比增幅達115.1%,中國已成為最受俄羅斯游客青睞的冬季出游目的地之一;2025年上半年,上合組織成員國間旅游互訪量達約800萬人次,同比增長35%;簽證便利化政策催熱短途旅行,利用周末赴華旅游漸成日韓年輕人的新選擇。
據悉,該報告是天津論壇2025推出的10個具有南開大學特色的系列智庫研究成果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