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區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自然條件嚴酷,但這片沙海邊緣卻實現了“水產養殖”的突破。近日,當地利用鹽堿地改造技術規模化養殖的螃蟹,開始批量捕撈上市,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沙漠邊緣蟹豐收 鹽堿水塘變“金池”
在和田縣的沙漠水產養殖基地里,養殖工人正劃著小船,穿梭在水塘里起網收蟹。他們俯身探臂,緩緩從水里拉出前一天布設的地籠,將一只只螃蟹傾倒在箱子里。
據養殖工人介紹,目前正值螃蟹捕撈高峰期,平均每日捕撈量約500公斤,預計今年總產量將達40噸。捕撈期將持續到11月中旬。捕撈出的螃蟹隨即進入分揀環節。工人們按照公母、大小精細分類,方便客戶選購。
科技破題降鹽堿 沙漠養殖結碩果
楊敬柱是和田縣沙漠水產養殖基地的技術負責人,這幾年在鹽堿地螃蟹養殖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他介紹說,把螃蟹養到沙漠邊緣的鹽堿地里,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水的酸堿度。
和田縣沙漠水產養殖基地技術負責人 楊敬柱:其他地區水pH沒有新疆鹽堿地高,必須調制,調配出來的水質pH在8.0到8.2之間,才能適應螃蟹的生長。
這兩年,和田縣通過降鹽脫堿、循環淡水及益生菌調節等技術,有效控制養殖水體酸堿度,不僅成功在沙漠邊緣培育出優質的螃蟹,也實現了鱸魚、龍蝦等水產品的規?;B殖。目前,這些水產品都已經進入集中捕撈期。
目前,和田全縣的水產養殖面積達到3800畝,今年上半年,當地水產品總產量超過1000噸。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