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道人手持拂塵,與趙公明在空中飛槍對打,槍尖相碰的清脆聲響,劃破了夜空。掌聲如潮水般涌起,連戲臺兩側的立柱都仿佛在微微震顫。
2025年深秋,陜西寶雞岐山縣,快手“豐收有好戲”現場,大晟劇團的代表劇目《黃河陣》正在上演。舞臺側幕邊,38歲的孟真攥著拳頭,眼眶泛紅。這是他的大晟劇團成立后第一次走進寶雞這個“戲窩子”,在關中大地唱響了甘派秦腔。
對于85后孟真,這是他的秦腔花果山的一次重要亮相。一年前,他成立了這個劇團,取名“大晟”,諧音《西游記》里的“大圣”,因為他想打造一座屬于秦腔人的“花果山”。
“孫悟空西天取經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我辦劇團這條路,早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泵险嬲f。
一位戲癡,藏了20年的秦腔夢
2024年夏天,孟真告訴家人,自己想圓一個藏了20年的秦腔夢。
初中畢業時,他就想學秦腔。家里人沒同意,他們認為上高中、找穩定工作才是正經事兒。對秦腔的熱愛,就這樣被默默藏在了心底。
大專畢業后,孟真只身“北漂”,做過電工,當過滑雪教練,最窘迫的時候一個月只有500塊工資。在外打工,想家了,秦腔撫慰他的鄉愁。2007年大年三十,他第一次沒回老家,晚上回到宿舍,他摸出MP3聽秦腔。當“祖籍陜西韓城縣”的唱詞響起,這個西北漢子捂著被子偷偷哭了。小時候過年,村里架著高音喇叭放秦腔,大人小孩圍著聽,是最熱鬧的團圓時刻。
2010年,孟真回到老家通渭縣創辦勞務公司,日子漸漸安穩下來。每當村里廟會搭起戲臺,他總會站在臺下看到散場。孟真由奶奶帶大,從小跟著奶奶看秦腔演出。即使后來癱瘓了,奶奶還是喜歡聽秦腔碟片,由兒子背著去看戲。
奶奶去世后,孟真對秦腔的感觸更深了,每次看到唱秦腔的、趕廟會的,便感覺心酸。他想辦劇團,還要把奶奶的故事寫成秦腔劇本。18歲那年,奶奶帶他看《閘門》,戲里狀元郎忘本的情節讓奶奶哭成了淚人——奶奶一生漂泊無依,那戲里的苦,和奶奶抱著兩個月大的父親討飯的經歷,情狀相類。
“每次聽到秦腔,就想起奶奶在村口戲臺前等我的樣子。”孟真說,秦腔是奶奶和自己的念想,他想趁年輕圓自己的夢,學唱秦腔不現實,那就一鼓作氣辦個劇團。
民營劇團十有八九虧損,在低冷的行情下創業,確實是個瘋狂的決定。可孟真鐵了心,他拿出全部積蓄,抽出勞務公司的資金,又跑遍親戚朋友家借錢。“給我三年時間,我一定讓劇團活下去?!彼麑ζ拮映兄Z,眼神里是孤注一擲的勇氣。
▲快手藝術創作者@大晟孟真聚義:一群“戲癡”的花果山
孟真要找的第一個人,是業內的“老法師”代群讓。
這位60后,便是在咸陽市人民劇團唱了45年秦腔的代群讓,既能演戲,又能導戲。孟真結識他,是在通渭的廟會上,代群讓帶隊來表演,一個“翎子功”引得舞臺下的孟真連連叫好。
2024年3月,孟真找到代群讓,告訴他,自己想辦一個比縣級劇團規格更高的民營團。當時安萬劇團正在網絡上走紅,孟真覺得,秦腔的春天要來了。
第二次見面,孟真帶來了營業執照。第三次見面,孟真言辭懇切,對代群讓說,你演了一輩子戲,在那么大的團當過團長,能不能再幫我幾年,“一起干番事”。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了代群讓,他決定把這個“花果山”當作職業生涯最后的落腳點。
代群讓繼續尋找更多想落腳的“侯鳥”。很多民營劇團的演員,長年換著江湖班子里跑,渴望有落腳的地方。還有不少因為文化體制改革早早退休的演員,功底好,卻散落在民營院團。西北的民營秦腔劇團多數為“小班子”,因演員短缺、演出質量不足常常難以維持。
一個下雪天,他帶著孟真找到了90后周世偉——一個青年“戲癡”,演了十多年秦腔,輾轉下鄉表演時,時常睡牛棚和麥堆。還有一位師從秦腔名家的樂師,也被尋訪而來。師父英年早逝前,叮囑這位年輕人,“別丟了秦腔的魂”。這些年,他在各個劇團流轉,始終沒有歸屬感。
“我們給你穩定的收入,更給你一個能安心唱戲的地方?!泵险娴难垼屇贻p人們紅了眼眶。
消息傳開后,越來越多“戲癡”找上門來,演員們一個帶一個,慢慢聚起了四五十人的劇團?!拔覀兲峁┝艘粋€好平臺,把想唱好秦腔的演員們聚在一起。這些人,都是愛秦腔愛到骨子里的。”代群讓說,劇團里25到35歲的演員占了七成,正是唱戲的黃金年紀。
2024年9月,通渭縣襄南鎮楊堡村觀音寺里,大晟劇團正式掛牌。當天沒有盛大的儀式,孟真領著團員宣誓,聲音里滿是莊重。
這一刻,戲癡們有了自己的“花果山”。
▲孟真帶領的秦腔劇團“花果山”直播間里的轉機
劇團的第一場演出,在村里的廟會上。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走十里路趕來,孩子們趴在草垛上看得入迷。當觀眾跟著《鍘美案》的唱段哼唱“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孟真站在后臺,自豪感油然而生。
代群讓精心整理了《黃河陣》《楊門女將》等甘派秦腔的代表劇目,帶著演員們驚艷亮相。演員們表演“起霸走邊”行云流水,“鷂子翻身”接“烏龍絞柱”,凌厲颯爽,贏得雷鳴般的掌聲。演出現場,人頭攢動,觀眾們驚嘆,“沒想到通渭有這么專業的民營劇團!”
孟真還請來“大咖”坐鎮: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袁丫丫擔任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宋少峰任導演。即使給的費用比其他地方少,他們經常來劇團指導,從唱腔到身段一點點幫演員們摳細節,“他們說被我感動了,一個外行人,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愿意掏錢辦劇團,還這么有信心,都覺得應該幫一把”。
全團人正干勁十足時,卻很快迎來了現實的一記重擊。三場演出后,冬天來了,劇團進入演出淡季,沒有一場戲可演。那三個月,孟真困坐愁城,四處借錢給演員發工資。
▲孟真在舞臺后臺“先把演員留?。 贝鹤尳o孟真打氣。他告訴孟真,自己年輕時也經常借錢給演員發工資。熬過這三個月,春天就來了。
“只要一步一個腳印,把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觀眾絕對買賬?!睕]演出的日子,劇團每天清晨就開始排練,年輕演員們腿上練得青一塊紫一塊,翻跟頭崴了腳,綁著繃帶還在練臺步?!拔覀儾荒苌?,散了就對不起孟總的堅持?!?/p>
演員們白天排練,晚上在小劇場演折子戲,一二百人的座位坐得滿滿當當。大晟劇團鼓勵年輕演員放膽去試,補足大戲缺的角色。《楊門女將》中,扮演佘太君的女演員只唱過小旦和正旦,在代群讓的鼓勵下,她學習老旦,百歲掛帥的唱段唱得有聲有色,挑起了大梁。
進步最大的是周世偉,這位年輕人敢闖敢試,和代群讓搭檔演對手,或者分飾同一角色的前后半場。
▲孟真和劇團的90后年輕人一起練嗓子為了吸引關注,孟真在快手上直播了大大小小每一場演出。一開始,直播間里只有幾十個人,大多是親戚朋友。孟真堅持直播,從每天中午到凌晨三四點,直播劇團的排練日常,介紹代表劇目,一遍遍講述全團人共渡難關的努力。孟真每天睡不足幾個小時,累得在鏡頭前直打哈欠,有時在臺下看著戲就睡著了。
他的堅持,換來了天南海北的支持。粉絲們尤其被他的創業和實干精神打動,公屏上飄滿鼓勵:“我們等著看你們的戲”“缺什么盡管說,我們幫你”。
轉機出現在一次直播時。一位蘭州的秦腔愛好者,在直播間里刷到了這個花果山的故事,向孟真拋出了演出的橄欖枝。
▲孟真幾乎把每次演出都同步在快手號上2024年底,這個新生的劇團去了蘭州,整整演了四天大戲??焓址劢z們也嘯聚而來,搭手裝車、卸車,幫忙看設備,一晚上沒合眼。一位跑出租車的粉絲熱心幫忙,義務接送專程從外地趕來的粉絲。
對于孟真,這場破冰表演,“不止是一場演出,更像一場秦腔愛好者的聚會”。戲一開場,臺上臺下都很興奮。一位老人握著孟真的手感謝,他說自己很久沒在現場看過這么精彩的秦腔表演了。當代群讓和周世偉在《黃河陣》中的精彩打斗出現,直播間里也掀起高潮,“有嗓子、有條件”“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夸獎聲,涌向周世偉。
“我們劇團似乎沒有什么賣座的點?!泵险嬉欢葹榇藨n心。但這四天的演出,讓孟真開始有了信心——在大晟的“花果山”,每個想唱好戲的演員,都是主角。
“秦腔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里沒落”
在蘭州成功“出圈”后,孟真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2025年初,他斥資300萬元,引進了國內頂尖的舞臺設備,雙十二16+8線陣音響、邁達斯M32數字調音臺、40平方米P3電子屏……“以前民營劇團哪用過這么好的設備?”設備升級后,《楊門女將》的演出效果驚艷異常。當穆桂英策馬揮槍時,電子屏上浮現出金戈鐵馬的戰場,燈光在夜空中編織出夢幻光影,臺下年輕人揮舞著熒光棒應援,彈幕里滿是“國粹yyds”。
“快手對我們的支持很大。如果光憑咱們自己的力量,要扭轉困境,確實很難”。2025年春節后,大晟劇團的演出邀約持續不斷,其中70%來自快手的粉絲。
全團的演員都通過快手宣傳劇團,連55歲的代群讓也每天做直播。一位32歲的旦角則在快手直播卸妝日常,孟真把她的練功視頻剪成“吹燈版”,配上《驚雷》BGM,點贊量一夜破百萬,網友留言“原來秦腔也能這么潮!”。
去寶雞演出前,一位網友在直播間里問代群讓,回陜西表演,有壓力嗎?代群讓回答,自己是陜西人,知道陜西人對戲曲的要求,但大晟的演員有一股勁,這一次到陜西必須唱紅。
在寶雞,他們連演了四天五夜,場場爆滿。一位民營劇團的老同事,連續兩天來看周世偉的演出。因為生計,這位故人早已轉行,跑起了大車。看著周世偉在臺上凌越翻身的氣勢,老同事拍紅了手掌。
▲大晟劇團在鄉下演出還有十多家陜西民營劇團的負責人跑到后臺,詢問設備采購、直播運營的技巧。一位同行向代群讓稱贊:“老代,你們這個團確實了不起,唱出了地道的甘派秦腔”。
“我們就像國有劇團一樣,每場演出前都要走臺、對光,確保最佳狀態?!泵险嬲f,大晟劇團的標準化管理,成了同行學習的樣本。
大晟劇團現在每月有40場以上的演出,但孟真坦言,劇團目前仍虧損三四百萬。今年,劇團又投入創排新戲:一部是原創劇目《潞安洲》,他親自作詞作曲;另一部是甘肅傳統劇目《青天海瑞》。“有人說我傻,把錢扔在看不到回報的地方。”孟真摸了摸頭上的白發——38歲的他,頭發已白了三分之二,“但我小時候受夠了苦,不想讓秦腔這門藝術在我們這代人手里沒落?!?/p>
他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大圣”,帶著一群“戲癡”走在秦腔的取經路上。“我的夢想很簡單,一是帶著劇團去北京的大劇院演出,把《青天海瑞》《潞安洲》的精髓展現給更多人;二是讓秦腔像牛肉面一樣,成為甘肅的文化名片。”孟真說,很多人以為秦腔是陜西的,其實它起源于甘肅,通渭更是秦腔的重要發源地,“我們有責任把這份文化遺產傳承好、發揚好。”
最遠的線上觀眾來自紐約,一位甘肅籍華人在他的快手直播間留言:“聽到《蘇武牧羊》的梆子聲,我在異國他鄉哭濕了枕頭?!泵险婵吹胶螅匾庾屟輪T加演了這段,還錄成視頻發給粉絲。
“秦腔是根,不管走多遠,聽到這聲音就知道回家的路。”孟真說。
孟真難忘冬天在甘肅深山里的一場演出。大雪紛飛,氣溫低至零下十幾度,臺下的老人坐在磚頭上,一動不動看完三四個小時的戲,頭上落滿了雪?!拔耶敃r說,這簡直是秦腔版《長津湖》?!彼o老人們買了10雙手套,看著他們凍得通紅卻滿是笑容的臉,暗下決心:“再苦再難,也要把秦腔送到山里,送到鄉下,送到最需要的人身邊?!?/p>
今年4月,一位80多歲的老人讓女兒陪著,到后臺找孟真。她攥著500塊皺巴巴的錢,對孟真說,“孩子,我今年看了你的戲,明年可能就看不到了,這錢你拿著買戲服?!崩先说呐畠河秩o他兩雙親手做的布鞋:“我媽說,你是秦腔的希望,一定要好好干?!?/p>
還有一位新疆的企業家,專程趕到后臺,送給孟真一串專門求來的手串,他許諾為孟真提供創業資金支持,因為“你的創業精神和我當年一樣”。
“孫悟空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后修成正果。我覺得人生也一樣,困難很多,但闖過去就好了”。夕陽西下,劇團的排練廳里又響起了梆子聲。孟真站在窗前,看著演員們排練的身影,嘴角露出笑容。
他知道,取經路上還有很多磨難,但只要這群“戲癡”聚在一起,秦腔的“花果山”就充滿生機,也擁有無數可能。
▲孟真相信未來擁有無數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