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中國金融傳媒聯合平安產險主辦的“平安大講堂·‘防救賠用’保險新范式”活動在深圳舉行,圍繞保險業如何從“事后賠付”向“全流程風險管理”轉型展開深度探討。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指出,保險的最終價值在于切實回應社會需求。隨著我國保險業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提升”,保險發展更偏重保障歸位、風險共治,不再是單純的“事后補償工具”,而是通過“事前防控、事中干預、事后賠付”的全鏈條服務,減少社會總風險成本。
中國平安切實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創新推出“平安行·出行安全守護計劃”(下稱“平安行”)、“平安24全球守護計劃”(下稱“平安24”)兩款綜合保障保險產品,覆蓋境內外出行保障場景,旨在構建“防救賠用”安全體系,推動保險服務從被動賠付到主動風險管理的根本性轉變,打造保險服務的“平安樣本”。
保險3.0時代:以“風險共治”為民生托底
許閑指出,我國保險行業自1980年代開始系統化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保險1.0時代是“為有產者保財產”,保險2.0時代逐漸演化成為財富管理工具,邁入保險3.0時代,保險更偏重于保障歸位、普惠覆蓋、技術驅動和服務取勝。保險不僅是金融產品,更是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風險共治契約,其目標是通過風險管理創造社會增量價值。通過事前降低出險概率、事中避免損失擴大、事后完成快速賠付,保險業從“損失補償”向“風險防控”轉型。
許閑強調,中國保險正在從“規模擴張”走向“質量提升”,各類風險保障的創新險種涌現。這背后,是中國保險業對保障本質的回歸,對“人民金融”理念的踐行。
“保險行業的最終價值,不在于規模或利潤,而在于能否切實回應社會需求。”許閑表示,從“賭客戶不出險”到“幫客戶少出險”,這背后是社會成本降低與企業永續發展的辯證統一,讓企業成為政府公共服務、國民安全保障的市場化補位工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服務型保險”。
防救賠用,構建全旅程守護體系
近年來,隨著旅游政策驅動,冰雪經濟、戶外運動等熱潮興起,旅游市場潛力顯著釋放,旅游需求持續爆發,旅游場景更加多元,但境內旅游保險卻存在著“大而全、無差異”的行業痛點。平安產險個人非車及意健險部副總經理方興以“平安行”為案例,分享平安在境內出行保險領域的創新突破。
方興指出,“平安行”跳出傳統“事后賠付”思維,構建“防、救、賠、用”全旅程急難救援服務體系。“防”在前:通過企微推送臺風、洪水等18種災害精細化預警,結合用戶出行目的地實時更新風險提示,從源頭降低意外風險。“救”及時:整合90家直升機公司、60支專業救援隊,急難救援范圍輻射全國,實現“海陸空”最快15分鐘內聯動出救。“賠”高效:覆蓋冰雪、登山等30余種戶外運動保障,萬元內簡單案件當天賠付。在“用”方面,可提供送藥上門、就醫陪診、門診綠通、來華人員就醫/理賠多語種協助和醫療費用墊付等服務和保障。
今年以來,“平安行”已保障客戶4290萬人,理賠案件超3500起,提供超400次救援服務。在急難救援案例中,方興重點介紹了烏孫古道被困客戶的空中轉運、青海雪山高海拔生命救援、內蒙古急性闌尾炎客戶專家服務、及甘肅少兒車禍意外的全程護理救援典型案例,充分展現了“平安行”在高效響應機制背后,貫穿全流程的人文關懷和救援資源整合的專業優勢。接下來,“平安行”將持續升級境內救援體系,以專業、科技與人文關懷,守護來華外籍與商旅人士的出行安全,并依托“大數據+大生態”構建智慧出行全旅程守護,為文旅行業發展賦能平安基石。
護航出海,打造全球風險解決方案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與個人海外出行需求增長,海外安全風險防控成為保險服務的新課題。在此背景下,平安產險創新推出“平安24”產品。平安產險重要客戶部海外產品組經理袁輝介紹,該產品專為境外出行人員打造,提供覆蓋出行前、出行中、出險后的一站式服務,涵蓋保險保障、醫療救援、應急援助等核心服務和權益,開創了“先防再救后賠”的創新服務模式。2025年上半年,平安升級“全球急難救援服務”,依托全球8個運營中心和超60萬家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將服務覆蓋至233個國家和地區。
袁輝通過三個典型案例展現“平安24”的專業能力:2025年6月伊朗-以色列沖突期間,“平安24”最短1小時內啟動撤離救援,共計接回74位同胞;5月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附近重大交通事故中造成中國公民5死8傷,“平安24”72小時完成跨太平洋急難救援,協助遇險客戶醫療救治與返程;同月印尼雅加達一位客戶突發急性腦炎入住ICU,“平安24”協調配備ICU設備的醫療專機,搭起空中生命線,48小時內完成境外包機送返,落地后無縫銜接廣州中山醫院進行醫療救治。
數據顯示,“平安24”已成功處理多起境外安全及醫療救援服務案例,2024全年共計完成426件海外極速救援任務,實現0投訴。截至2024年底,該產品累計服務超6000家企業、65萬客戶,理賠案件超4萬起,賠償金額累計超2.2億元。
“未來‘平安24’將持續升級‘更有感、多語種、全天候’數字服務,既要護航個人海外出行,也要為‘一帶一路’企業出海提供‘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從‘風險補償工具’變為‘價值共創伙伴’。”袁輝介紹。
從“平安行”的境內全流程守護,到“平安24”的全球風險覆蓋,中國平安正以“防救賠用”為核心理念,推動保險從“金融工具”向“民生托舉之手”轉變,深刻踐行“金融為民”使命,履行“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服務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