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28日電 (張旭)10月28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與重慶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在重慶開幕。
圖為活動現場展示的全電動挖掘機器人。中新網記者 周毅 攝本次活動以“人民城市·智繪未來”為主題,是世界城市日活動首次落地中國西部內陸城市。
本次活動旨在加強各國城市友好合作,深化交流互鑒,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謀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新路徑,共商城市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新舉措。
活動期間,主辦方發布了《重慶市城市自主貢獻報告》和《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重慶倡議》,推介2025版《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
2025版《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緊扣“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主題,收錄了來自11個國家19個城市的21個典型案例,生動展現了世界各地通過數據驅動、技術創新和人工智能,改善城市綜合管理、經濟建設、民生服務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為應對全球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資源、環境、交通等挑戰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解決方案。
2025版《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收錄了來自上海、重慶、長沙等中國8個城市的實踐案例。其中,“重慶巴渝治水應用系統”案例通過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水環境智能感知網,將數字化手段融入生態治理,為全球城市提供了寶貴經驗。
圖為活動現場展示的管道智能檢測機器人吸引民眾關注。中新網記者 周毅 攝本次活動包括開幕式、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市長論壇、多場平行論壇、主題展覽、參訪考察等。
其中,參訪考察設計了多條參訪線路,涵蓋城市更新、社區治理、生態修復、工業遺產保護等,中外嘉賓將走進重慶的街巷社區、江岸綠地,親身感受重慶如何把“山水優勢”轉化為“宜居優勢”,如何用“微更新”改善“大民生”,讓抽象的“城市治理”變成可觸摸、可體驗的真實場景。(完)